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实用!新生儿窒息抢救要点

2021-10-21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非原创 新生儿急救

作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馨牙

正确复苏是抢救窒息新生儿的关键。


新生儿复苏共包括 ABCDE ( A 通畅呼吸道,B 建立呼吸,C 维持正常循环,D 药物治疗,E 评价) 5 个复苏环节。


经过不断研究和完善,目前我国实施的新生儿复苏指南 ( 2016 年北京修订) 共包括8部分主要内容: 


复苏前准备工作、初步复苏、正压通气、气管插管、胸外按压、药物、早产儿复苏及复苏后处理。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抢救方法:

a.气道的创建:


将气道充分开放,需使患儿呈鼻吸位,胎儿娩出后及时清理呼吸道,确保呼吸道通畅。


一定要在新生儿第一次呼吸之前将口咽部分泌物清理干净,以免吸入气道引起阻塞。


一般选择吸痰管或是吸球吸净鼻腔与口腔内的黏液,必要时可在喉镜下清理气道内的分泌物。


切记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快速,避免对咽部黏膜造成损伤,吸引的时间≤10 s,吸引管的负压要低于13.3 kPa。


b.呼吸道功能有效性的维持:


用手指对患儿足底进行轻弹,并为其擦拭背部,保证能够刺激自主呼吸。


若仍无法实现自主呼吸或是出现喘息样呼吸;心率≤100 次/min;心率>100次/min,但是经皮氧饱和度不能维持在目标值的患儿,考虑可以使用面罩气囊进行正压通气。


通气量为40~60次/min,在患儿能够自主呼吸且心率>100次/min,面色红润以后,即可停止加压处理。


如果心率持续<60 次/min,应立即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同时开始胸外心脏按压。


360截图16720405082917.png


c.血循环的维持:


若患儿经过30 s的有效正压通气后,心率始终未达到60次/min,或是心脏出现停搏的情况,需要在其胸骨下1/3 的位置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处理。


按压时保证按压的深度在1~2 cm,2 s内胸外心脏按压次数为3次,间隔正压通气次数为1次,约120个动作/min,坚决不允许对剑突进行按压。


当患儿的心率在100次/min以上,可停止按压。


d.药物治疗:


新生儿进行有效通气及胸外按压后,心率仍<60 次/min,就需要考虑应用肾上腺素。


比较有效的方式是脐静脉注射给药,用量为1:10 000/(次·kg)肾上腺素0.01~0.03 mg,3~5 min可以重复进行1次。


如果肾上腺素应用后效差,可能合并循环血容量不足的情况,尤其是其他复苏措施无法有效改善患儿心率时,应考虑进行扩容。


一般使用剂量标准为生理盐水10 ml/kg,如果有必要应当重复性使用。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新生儿娩出前母体使用镇痛药或麻醉药,生后新生儿会出现呼吸抑制,此时要使用纳洛酮对呼吸抑制症状加以缓解。


同样采用脐静脉给药的方式,给药标准为0.1 mg/kg,脐静脉给药时必须对推注的速度进行必要控制,且动作要轻柔。


360截图1757111973114109.png


e.评估: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过程中,要对患儿的肤色、呼吸以及心率等进行密切地监测。


缺氧加重的新生儿,其肤色会首先发生变化,并且随即产生呼吸不规则或者是心率下降的情况。


如果复苏有效,患儿的心率会先恢复至正常状态,肤色也随之转红,最终能够自主呼吸。


新生儿窒息属于产科急重症之一,很容易引起新生儿伤残与死亡。


为此,新生儿在窒息后应立即行复苏抢救,以挽救其生命。


来源:西交一附院妇产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