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王俊瑾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5年生存率不足10%。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胰腺癌早期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确诊时往往已有远处转移,无法行手术治疗。目前,晚期胰腺癌的治疗策略仍是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胰腺癌临床的化疗药物主要有吉西他滨、卡培他滨、替吉奥、白蛋白结合紫杉醇、5-FU、伊立替康、奥沙利铂及尼妥珠单抗等,通常的化疗方案为一种药物或多种药物联用。化疗药物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多种不良反应,部分患者由于心理状态不佳、耐受性差等原因放弃治疗,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
(一)发热
1、药物性发热:化疗药物(如吉西他滨)引起的发热一般可使用复方氨林巴比妥、吲哚美辛栓等对症退热。如出现持续性高热,应警惕粒缺性感染。
2、肿瘤热:肿瘤性发热每天至少有一次体温升高,各种化验检查无感染证据,抗生素治疗后无效,对症退热即可。
3、感染性发热:肿瘤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化疗导致的粒细胞减少也会加重感染的风险,如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可能会因感染性休克死亡,所以化疗期间血常规监测十分重要。
(二)骨髓抑制
1.红细胞减少:主要处理有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并补充铁剂刺激红细胞生成。
2.粒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会导致严重感染的危险性增加,主要处理有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刺激粒细胞增殖,严重时应暂停化疗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3.血小板减少:容易发生危及生命中枢神经系统出血、胃肠道和呼吸道大出血。血小板严重减少可使用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刺激血小板增殖。三度以上血小板减少则需输血小板防止自发性出血。
(三)胃肠道反应
1、恶心呕吐:恶心呕吐是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上化疗前常预防性使用阿瑞匹坦、福沙匹坦等以减轻患者症状,若反应严重,呕吐频繁,应注意观察有无水电解质紊乱,必要时记出入量。
2、腹泻和便秘:化疗开始时应预防便秘,由于药物毒副反应或止吐药作用,极易造成便秘,严重者可造成肠梗阻。若无便>3天,需予开塞露或灌肠促进排便。化疗相关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是药物对肠道黏膜的急性损伤导致的肠道吸收和分泌失衡。常用止泻药物有:洛哌丁胺、蒙脱石散,伊立替康引起的腹泻,可在化疗前使用阿托品预防。日常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为主,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口腔黏膜炎、溃疡:以对症治疗为主,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维生素C、维生素B;注意口腔卫生,注意观察口腔黏膜变化情况,加强口腔护理,预防感染。
(四)皮肤及附属结构
1、脱发:针对脱发,目前没有好的处理脱发的方法:主要是心理治疗,脱发是非常自然的现象,化疗停止后头发会重新长出,化疗开始前建议患者理发,当然短发最好,尽量减少梳头的次数。必要时鼓励患者使用帽子、假发套,增强自信心。
2、神经毒性:手足麻木、感觉迟钝等神经毒性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与药物的累积剂量和剂量强度明显相关,多可于停药后逐渐恢复,严重者可减轻药物剂量降低毒性反应,同时可配合神经营养药物及理疗等方法协助恢复。
3、皮炎及皮肤色素沉着: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平时可减少日光照射预防,必要时皮肤科就诊,服用抗过敏药物并局部使用外用药剂。
来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胰腺肿瘤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