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上海仁济医院妇产科 吴霞
患者基本信息
性别:女性,年龄:67岁,生育史1-0-0-1。
既往史:高血压史2年余,口服拜新同、美托洛尔降压,自诉血压控制在130-150/90mmHg。
病史
2015.09.21:因高血压右侧基底节区出血,行颅骨钻孔引流术。
2016年8月:下腹部CT检查发现右侧附件区占位性病变,大小约22mm*18mm。未行诊治。
2018年7月:出现排尿困难,伴有双下肢酸痛不适,无腹胀腹痛。
2018年9月:至妇科就诊,妇科查体发现右附件区10cm包块,质硬,活动欠佳。妇科超声:子宫右后方实性为主混合性块,大小为106mm*85mm*75mm,附件来源可能。遂拟卵巢肿瘤收治入院。
实验室检查
2018.09.07肿瘤标志物:
AFP:6.60 ng/mL;CEA:2.330ng/mL;CA19-9:10.37U/mL;CA-125:18.41U/mL;HE4:73.74pmol/l
血常规、出凝血、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感染指标等未见明显异常
影像学检查
2018.09.08盆腔(MRI增强):右侧盆底占位112*77*80mm,考虑右侧附件区来源,囊腺瘤可能,邻近膀胱、子宫及部分肠管受压推移,请结合临床
2018.09.06头颅常规(CT平扫64层):1.右侧侧脑室旁及半卵圆区低密度影,结合病史考虑脑出血吸收后软化灶,请结合临床。 2.双侧基底节及侧脑室体旁多发腔隙性脑梗塞,部分较陈旧。 3.老年脑、脑白质变性。
2018-09-01 血管超声:左侧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双侧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血流缓慢。
病理检查
手术:2018-09-14行腹式全子宫+双附件+网膜+肿瘤种植病灶切除术+阑尾切除术。
盆腔包块:结合免疫组化结果,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伴坏死。右输卵管未见肿瘤累及。
免疫组化结果:ER(-),PR(-),Ki-67(40%,+),WT1(-),P53(+),HNF-1β上皮(+),NapsinA上皮灶(+),CK7上皮(+),Vimentin(+),DES(-),S100(-),SALL4(-)。右侧输卵管:未见恶性肿瘤累及。
病理(2018-09880)子宫:子宫内膜呈萎缩性改变,慢性宫颈炎;左、右宫旁均未见肿瘤累及;左附件:左卵巢及左输卵管均未见肿瘤累及;部分腹膜组织:为纤维脂肪组织。
病理(2018-09881):大网膜:未见肿瘤组织;阑尾:慢性炎,未见肿瘤累及。
基因检测:阴性。
诊断:右侧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IC期。
治疗过程
术后行辅助化疗6次,结束化疗,化疗后评估:完全缓解。
患者化疗结束后开始口服利普卓 300mg bid 维持治疗。
治疗期间患者复查肿瘤指标未见明显上升,血常规正常,2019-3-15复查PET-CT影像学未见明显复发征象。
1月出现乏力、恶心;肌酐和尿酸逐渐升高。
2月血压下降,血压最低降至80-90/50-60mmHg(未服用降压药物),肢体瘫软等不适。
3月患者不能耐受,减半量服用。PET-CT复查未见明显异常。
4月患者症状缓解,肌酐下降,尿酸仍然较高。
病例分析和总结
患者,67岁,既往高血压病史、脑出血病史。
因卵巢癌高级别浆液性癌Ic期行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6程化疗,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启动奥拉帕利维持治疗,治疗过程中出现乏力、恶心、肾功能下降、血压低,患者不能耐受后减半量服用,减量后症状缓解。
讨论:奥拉帕利使用过程中后出现肾功异常、血压下降,进一步处理的方式?
PARP抑制剂不良反应管理
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全程管理中的“位置”。
权衡疗效和安全性;维持治疗,效果理想;长期治疗——安全性不容忽视。
三种PARP抑制剂临床研究安全性汇总
血清学毒性
表现:贫血(最常见),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第3常见)。
特点:大多为1-2级,程度轻,治疗中可管理。
治疗早期即可出现,几个月后恢复。
三种PARP抑制剂血液学毒性比较。
常见非血液学不良反应
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便秘,消化不良。
肾毒性:血清肌酐升高、低镁血症。
疲乏
实验室检查异常:胆固醇升高,转氨酶升高。
肾毒性
主要表现:
血清肌酐升高、低镁血症;
肌酐升高不能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或肾功能不全的真正下降;
SOLO 2研究,奥拉帕利组,1~2级肌酐升高(11%),低镁血症(14%);
尼拉帕利与血清肌酐升高无关;
机制:抑制了肾脏转运蛋白MATE1、MATE2-K、OCT-1、OCT-2(脱靶效应),体外研究表明卢卡帕利强力抑制MATE1和MATE2-K并适度抑制OCT-1;奥拉帕利会抑制MATE1、MATE2-K、和OCT-2;从而影响肌酐分泌入近曲小管。
肾毒性的处理
总结:奥拉帕利——兼顾疗效与安全性的PARP抑制剂
1.奥拉帕利作为国内首个上市的PARP抑制剂,全球有超过6年的用药数据,疗效确切。
2.奥拉帕利安全性良好,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因不良反应中断治疗和药物减量比例、血液学毒性等均相对更低。
3.奥拉帕利长期耐受性良好,大部分患者可长期维持初始剂量用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