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海纳百川,气贯长虹。2025年6月27-29日,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主办的第九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以“数智引领,呼吸与共”为主题,深入探讨如何把人工智能和信息化技术赋能呼吸学科,普及规范化诊治标准,探索新型前沿技术,培养青年优秀人才,解决难点和痛点问题,促进呼吸学科发展。本次会议会聚了国内外众多呼吸病学的顶尖专家和学者,期待通过此次盛会,能够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方向、推动实践,为呼吸病学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大会期间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呼吸有幸采访到了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专科分会呼吸治疗组组长、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伟教授。
慢阻肺家庭呼吸治疗公益项目在此次会议启动,请您简要介绍此次公益项目的背景和意义。
我们公益项目的全称是“呼吸自由,治疗进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呼吸治疗公益项目”,该公益项目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公益支持,北京市昌平区明道健康研究院主办,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协办。
慢阻肺病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在我国呈现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疾病负担的流行病学特征,由于人口老龄化、庞大的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人群、室内外空气污染、结核感染等因素,慢阻肺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对于这些患者而言,日常/的疾病管理至关重要。
然而,在慢阻肺病患者的家庭管理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方面,在慢阻肺病的药物治疗中,吸入性药物是家庭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许多患者甚至社区卫生中心的医务人员对于如何正确使用吸入性药物的掌握程度并不理想,尤其是老年人群体,往往难以精准、正确地使用吸入性药物进行治疗。另一方面,当疾病进展到后期,患者可能需要长期进行家庭呼吸治疗,例如氧疗、无创呼吸机(呼吸湿化仪)、呼吸训练、痰液引流等多种治疗方式,但目前国内却缺乏一支专业的队伍,能够深入社区和家庭,为居家患者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治疗服务。
鉴于此,“呼吸自由,治疗进家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呼吸治疗公益项目” 应运而生。该公益项目以推动医疗资源下沉、优化慢阻肺家庭治疗现状为初心,旨在组织医生和呼吸治疗师深入社区,走进患者家庭,为患者提供床边式、家庭式的服务。通过这样的方式,希望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因疾病急性发作而频繁住院的情况,进而降低病死率,使患者切实受益。
此次慢阻肺家庭呼吸治疗公益项目有哪些独特的特色和创新点?
此次公益项目在人员构成上进行了精心设计,汇聚了多层级医疗力量。涵盖三级医院呼吸专科专家和呼吸治疗师,他们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员,便于贴近患者日常生活场景提供基础医疗服务;还有基层全科医生团队以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代表,他们长期扎根基层,熟悉患者健康状况,能进行持续性健康管理。这种多元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人员构成,从多角度、全方位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既确保了医疗的专业性,又让服务更具针对性和可及性。
该项目创新性地突破了传统医疗场景的局限,构建了“患者 - 家属 - 医疗团队”三方联动机制,开启全新医疗服务模式。以往患者在医院与医生交流时间有限,难以深入。现在,医生、呼吸治疗师等专业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组成团队,对患者进行直接帮助和辅导。在团队协作模式下,患者与专业人员接触时间增加,能更深入地了解各种治疗方法,如雾化吸入、高流量氧疗、无创呼吸机治疗等。家属作为患者居家生活中的重要支持力量,通过参与项目,提升专业护理能力,更好地照顾患者,同时也减轻了自身负担。这种模式在提升疾病控制效果的同时,缓解了医疗资源挤兑压力,使患者在家庭环境中就能获得优质、持续的医疗照护。
此次公益项目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慢阻肺家庭呼吸治疗对于患者的疾病管理、生活质量改善以及疾病预后等方面有着怎样的重要性?
此次公益项目主要包括启动会议、社区培训活动和社区科普活动。启动会议重点围绕家庭呼吸治疗的关键议题达成共识,现场进行设备操作演示,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社区培训活动主要提升社区医务人员的慢阻肺病诊断能力、吸入性药物装置的正确使用及各种呼吸支持技术等核心技能。社区科普活动包括为居民提供免费肺功能检测,依据结果定制个性化呼吸操教学;呼吸治疗师讲解吸入性药物使用等细节;医生现场解答患者及家属疑问。同时,展示典型社区及病历,发放工具包和科普卡片,助力患者日常自我管理。
张伟教授指出,慢阻肺家庭呼吸治疗在疾病的管理、生活质量改善以及预后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家庭呼吸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日常疾病管理。在缓解期,患者得到良好的吸入药物指导,坚持长期氧疗,能有效控制病情,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对于晚期患者,家庭无创呼吸机等技术支持,可维持其呼吸功能,避免病情急剧恶化,降低住院风险,减轻医疗负担。
通过家庭呼吸治疗,患者的呼吸困难等症状得到缓解,能够更轻松地进行日常活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同时,患者家属在培训中掌握了护理知识和技能,能更好地照顾患者,也减轻了自身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都能得到提升。
良好的家庭呼吸治疗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患者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增强呼吸肌力量和耐力,改善肺功能。这不仅有利于患者当前的身体状况,对其长期预后也有积极影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
感谢张伟教授审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