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女孩患癌后两次获救,恩人都是他!

2020-09-25作者:cmt佳玲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

湖北武汉“80后”女孩胡磊

2014年患上了T母淋巴细胞淋巴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她唯一的希望

通过中华骨髓库她和一名陌生人配对成功并接受了捐献

然而,两年后胡磊疑似复发

当初的捐献者得知后再次挺身而出


幸运女孩成功配型重获希望


2014年,正处在事业上升期的胡磊,患上了T母淋巴细胞淋巴瘤,查出时已是晚期。医生说,摆在胡磊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造血干细胞移植。 


微信图片_20200923111651.jpg


非血缘造血干细胞受捐者胡磊:当时就想,这么大的病怎么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我爸妈只有我一个女儿,若轻言放弃,也是不负责任的。


通过中华骨髓库,找到茫茫人海中与自己成功配型的人,是医生眼中的最佳治疗方案,也是这个血液病患者家庭最大的奢望。

 

没想到,不到一周时间,中华骨髓库就帮胡磊幸运地找到了跟自己配型全相合的供者——黄伟。


配型成功,胡磊看到了一丝生的希望,但她又害怕这丝希望转瞬即逝。胡磊住院时的一位病友阿姨遇到了悔捐,悔捐者并非陌生人,而是自己的亲妹妹。胡磊眼看着病友离世,这件事对她打击很大。


微信图片_20200923111659.jpg


非血缘造血干细胞受捐者胡磊:作为患者,我们并不想说一定会有一个人有义务来救我们。可能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去体会那种在万丈深渊的感觉。但这时候有一个人从顶上牵了一个绳子,能够给你一丝希望。


“我这一辈子过了两世”


2014年5月末,在河南工作的黄伟接到商丘市红十字会的通知,告诉他已经与一位患者配型成功。

接到通知的前一年,在国企工作、常年参与河南水上救援志愿工作的黄伟,带着14名水上救援队队友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当红十字会询问黄伟是否愿意继续完成捐献时,他开始面对来自家人的顾虑。


微信图片_20200923111704.jpg


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黄伟:我女儿告诉我,她说:‘爸爸,我姥姥让我劝劝你,说别捐了’,我觉得孩子说这话也很正常。


医生告诉黄伟,不会以一个健康人的身体为代价,去挽救一个患者。这句话打消了黄伟的顾虑。


微信图片_20200923111722.jpg


最终,这位素未谋面的陌生人黄伟,还是给了胡磊捐献了造血干细胞。2014年9月6日,入移植舱的第17天,黄伟捐献的造血干细胞缓缓流进了胡磊的身体。


胡磊说:“我说我这辈子特别幸运,人家一辈子就一世,我这一辈子过了两世,这一天我重生了,因为这一刻骨髓流进了我的身体,我从那一刻感受到了力量。”


当时,胡磊的父亲通过中华骨髓库向黄伟递交了一封感谢信。 


微信图片_20200923111737.jpg


在信中,胡磊父亲说,他无数次梦见自己代替女儿得了病,梦醒之后才知道,残酷的现实不是因父爱母爱所能改变的。黄伟表示,自己也是一名父亲,也有一个女儿。“我觉得捐献造血干细胞看着是挽救了一条生命,其实挽救的是一个家庭。”


“给我一个月的时间我锻炼,一定要给她捐”


然而,在2016年一次复查中,胡磊的左腿膝盖下方有一块阴影,疾病疑似再次复发。黄伟得知这个消息后,抱着救人救到底的想法,再次挺身而出捐献了淋巴细胞。


但当时黄伟有一些“三高”,不太符合捐献要求,随后,他向骨髓库的工作人员提出,给他一个月的时间,通过锻炼达到捐献要求。在接下来的60多天里,黄伟暴走700多公里,游泳120多公里,减掉体重9.5公斤,直到体检复查全部合格。


微信图片_20200923111746.png


受助女孩走上公益路



从2014年第一次完成采集、移植至今,经过6年的治疗,胡磊已基本康复,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重生的胡磊更加理解了生命的意义。她去背包旅行,去做义工,还登记了遗体捐献,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的同时,也在尽力给社会带来价值。在河南,黄伟还活跃在水上救援的公益一线。


微信图片_20200923111811.png


这场特殊的见面,时隔六年


出于医学伦理学要求,作为非亲缘造血干细胞供患双方,黄伟和胡磊在移植未满两年内不能见面。今年,在第六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即将来临之际,胡磊和黄伟终于见面。现场,胡磊几度哽咽,向黄伟深深地鞠了一躬。胡磊说:“感谢黄伟两次伸出援手,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用大爱挽救了我的生命。多年来,我很想当面对他说一声感谢,这个愿望今天终于实现了!”


微信图片_20200923111833.jpg


胡磊和黄伟是万例捐献中的一例。自2001年中华骨髓库成立以来,入库志愿者达281万人,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一万例。




点击视频,查看完整报道


网友们也在评论区纷纷表示:

感谢好心人的爱心

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献中!



微信图片_20200923111849.jpg


微信图片_20200824111328.jpg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