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19年1月17日~19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道肿瘤研讨会(ASCO-GI)在美国旧金山隆重召开,本届大会主题为“多学科治疗、个体化治疗、最理想的结果”。作为胃肠道领域的顶级学术盛典,2019 ASCO-GI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胃肠道专家,分享最前沿的研究进展,探讨最新的临床实践经验。
美国东部时间2019年1月18日迎来了ASCO-GI的肝癌专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领衔的“索拉非尼用于肝癌合并微血管侵犯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前瞻性研究”被收录为壁报。在此对这一研究进行详细介绍,与读者共享。
微血管侵犯在肝癌治疗中的预后价值
手术切除是肝细胞癌(HCC)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研究数据显示,HCC患者根治术后或局部消融术后的5年复发率仍高达70%。因此,预防复发是提高HCC患者术后生存率的重点。微血管侵犯(mVI)作为肝癌的病理特征,是影响HCC术后复发和生存预后的重要因素,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复发转移风险,因而肝癌合并mVI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备受关注。
肝癌合并微血管侵犯的术后治疗策略
目前,肝癌合并mVI的术后治疗尚无标准方案。多项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旨在为肝癌合并mVI的术后辅助治疗提供循证学依据,为患者提供精准有效的术后辅助治疗,从而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已有研究显示,肝癌术后辅助性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能有效降低复发转移风险,是肝癌术后辅助治疗的常规手段之一。另外,索拉非尼作为小分子多激酶抑制剂,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肿瘤血管生成,已获批用于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晚期HCC并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既往研究表明,索拉非尼在肝癌合并mVI治疗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中国研究:索拉非尼辅助治疗肝癌合并mVI优于TACE(ASCO-GI 2019,摘要244)
研究目的:这项前瞻性研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蔡建强教授、毕新宇教授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朱继业教授、高杰教授牵头开展,旨在对比索拉非尼和TACE用于早中期HCC合并mVI术后辅助治疗的有效性。
研究方法:这项双中心的前瞻性研究纳入了70例在2009年6月~2018年3月接受根治性手术的HCC合并mVI患者,其中24例患者术后未接受辅助治疗(对照组),19例患者接受TACE辅助治疗,27例患者接受索拉非尼辅助治疗。评估指标包括无复发生存率(RFS)和总生存率(OS)。
研究结果:纳入研究的70例患者包括62例男性和8例女性,中位年龄为53.3(28~82)岁,中位随访时间为26.0(4.1~103.1)个月。研究结果表明,索拉非尼组的RFS显著优于TACE组(P=0.048);OS方面,索拉非尼组显著优于TACE组(P=0.015;2年OS:100%对78.6%)和对照组(P=0.023;2年OS:100%对80%)。
研究结论:该研究提示,索拉非尼用于术后辅助治疗能显著提高HCC合并mVI患者的OS,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复发转移率、提高生存率,是优于术后辅助TACE的治疗选择。目前的小样本研究数据和临床经验初步证实了肝癌合并mVI术后应用索拉非尼治疗能改善生存,未来仍需要大规模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数据来支持和指导肝癌合并mVI的术后治疗。
索拉非尼自2008年7月在中国上市以来,已为成千上万的肝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如今,多项辅助治疗相关研究仍在进行中,未来索拉非尼将迎来更广阔的应用前景,造福更多肝癌患者。
参考文献:Xinyu Bi,Jie Gao,Xuhui Hu,Xiaolong Wu,Zhao Li,Yanbin Ni,Jianqiang Cai,Jiye Zhu.Sorafenib versus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as adjuvant therapies for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microvascular invasion.[R/OL]. ASCO-GI 2019,Abstract 244.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蔡建强教授审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