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湖州市中心医院 程震锋
这几天看文献时发现其引用了一篇参考文献,说1974年有一动物实验发现,当冠脉直径狭窄超过50%时,冠脉血流量就会下降。所以基于此结果,50%的阈值用于定义解剖学上显著的狭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我们来看一下这近50年前的冠脉功能学研究。
研究发现静息时的冠状动脉血流直至狭窄到85%以后才减少。但最大冠脉血流量和冠脉血流储备在狭窄30%~45%时就开始下降。因此几乎无法深入了解狭窄对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这是当时的面临的问题)。
研究对10只狗的177 支单个狭窄病变和 7只狗的125 支两个串联的狭窄病变的冠状动脉进行了血流储备及其与压力-流量-阻力特征的关系的研究。同时记录冠状动脉血流、主动脉压力和有单个或两个可调节冠状收缩器的回旋支远端压力,通过冠状动脉内注射造影剂使血流量从基础值增加到最大值。
图1 单个狭窄病变与冠脉血流量的关系
上图模拟回旋支单个狭窄病变,狭窄的直径百分比与充血或静息的冠脉血流量的关系。发现当狭窄>50%时,平均静息与充血时的冠脉流量开始明显下降。
图2 单个与近段不同狭窄(75%和88%)的情况下,远段狭窄程度变化在注射造影剂进行充血时,与平均充血与静息流量之间的关系。
图中最上面的曲线是单个狭窄病变,中间的曲线是近段预置一个75%的狭窄,远段狭窄变化后冠脉充血反应均有动态曲线改变(曲线性下降)。但如果近段预置88%的狭窄,无论远段狭窄如何变化,充血反应不再有曲线样变化。
我们知道世界上首例冠脉狭窄球囊扩张术(PTCA)是在1977年9月16日,而这一研究早3年,在1974年已经发表。可见当时已经非常重视狭窄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试验还对串联病变做了很有意思的研究。正因为有了这些动物研究的基础,第一例PTCA时就对狭窄病变前后的压力(Pa/Pd)做了测量。后来才发明了的FFR、以及现在的基于冠脉造影或冠脉CT的FFR。从而丰富和完善了当代冠脉狭窄与冠脉功能学的关系,指导当代冠脉PCI的实践。
来源:震锋晨读
心血管一周好文榜 Top 10(7.4-10)
心血管一周好文榜 Top 10(7.11-17)
心血管一周好文榜(8.29-9.4)
心血管一周好文榜Top 10(9.5-9.11)
【ESC重磅】心衰研究的新华章——黄峻教授解读DELIVER研究
行动起来,把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