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新生儿呼吸暂停①|哪些原因可能导致呼吸暂停?

2022-07-25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非原创 新生儿窒息

本文作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周晓光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肖昕

广东省人民医院  农绍汉


早产儿呼吸中枢及呼吸系统的发育均不成熟,呼吸浅表、节律不规整,尤其是胎龄<28周的早产儿,出生时肺发育尚处于囊泡期,需经过4~6周逐渐过渡到肺泡期,因此常出现周期性呼吸(periodic breathing)或呼吸暂停(apnea)。


如呼吸道气流停止仅持续5~10秒,随之进行10~15秒的快速呼吸,称周期性呼吸,是早产儿常见表现,一般视为正常现象。


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时间>20秒,或伴有心动过缓(心率<100 bpm)或出现低氧血症(表现为青紫、血氧饱和度下降)等,属病理状态。


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生率与胎龄和出生体重呈反比,胎龄34~35周的新生儿呼吸暂停发生率为7%,胎龄28~34周发生率为25%,而胎龄28周以下的早产儿基本都会出现呼吸暂停;出生体重<1000 g的新生儿呼吸暂停发生率为84%。


持续超过20秒的重度呼吸暂停,会干扰大脑血流动力学,甚至影响患儿远期神经发育。反复呼吸暂停发作可致脑损伤等多种并发症,影响预后甚至导致死亡,应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


一、内因

原发性呼吸暂停(primary apnea),常指早产儿呼吸暂停(apnea of prematurity,AOP)。


这类早产儿不存在任何基础疾病,其原因主要为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脑干的组织结构和呼吸神经元间的联结发育不全,传导活动差等,故早产儿呼吸控制系统容易失调,其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二、外因

许多基础疾病和外界因素可作用于早产儿、足月儿及过期产儿,引起呼吸暂停,故称继发性呼吸暂停(secondary apnea)或症状性呼吸暂停(symptomatic apnea)。


引起呼吸暂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缺氧




包括各种引起低氧血症的疾病,如产时窒息、呼吸系统疾病(气道阻塞、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综合征、肺出血、肺气漏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心力衰竭、动脉导管未闭、严重先天性心脏病、低血容量性休克等)、血液系统疾病(贫血、红细胞增多症)。


(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脑梗死、伴颅内压增高的脑积水、惊厥、脑畸形、脑肿瘤、胆红素脑病等。


(三)感染性疾病




新生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脑膜炎、肺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以及其他严重感染等均可引起呼吸暂停。


(四)代谢性疾病




新生儿代谢性疾病常表现为低血糖、低血钙症、低钠血症、高钠血症、高氨血症、高镁血症、高钾血症等,亦可导致呼吸暂停。


(五)药物




产妇应用麻醉剂、镇痛剂对胎儿呼吸的抑制或应用成瘾性药物所致的戒断反应,以及生后应用高浓度的苯巴比妥或其他镇静药物,如地西泮、水合氯醛等,也是导致呼吸暂停的重要原因。


(六)迷走神经反射




吸痰管、鼻胃管、气管插管等刺激咽喉部迷走神经,液体或乳汁吸入气道,胃食管反流,吸痰负压过大,均可诱发呼吸暂停及反射性心动过缓。


(七)环境温度




任何快速的体温波动都能引起呼吸暂停,尤其是高体温,也可见于低体温。


(八)气道梗阻




被动体位造成屈曲性呼吸道阻塞,仰卧位时的舌后垂、气道内胎粪或黏痰阻塞等。


节选自《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学》(第2版)

来源:人卫儿科学


推荐阅读

☞ 儿童肥胖,更可怕!

☞ 什么情况下需要带孩子看身高?

☞ 小儿感冒高热不退时,有什么办法降温?

☞ 儿童镇咳,药不能乱用!

☞ 儿童夏季常见病③:疱疹性咽峡炎,最全防治手册!

☞ 【婴幼儿急救技能19】海姆立克急救法,每个家长都应该掌握!


热点引导APP.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