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本文作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周晓光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肖昕
广东省人民医院 农绍汉
早产儿呼吸中枢及呼吸系统的发育均不成熟,呼吸浅表、节律不规整,尤其是胎龄<28周的早产儿,出生时肺发育尚处于囊泡期,需经过4~6周逐渐过渡到肺泡期,因此常出现周期性呼吸(periodic breathing)或呼吸暂停(apnea)。
如呼吸道气流停止仅持续5~10秒,随之进行10~15秒的快速呼吸,称周期性呼吸,是早产儿常见表现,一般视为正常现象。
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时间>20秒,或伴有心动过缓(心率<100 bpm)或出现低氧血症(表现为青紫、血氧饱和度下降)等,属病理状态。
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生率与胎龄和出生体重呈反比,胎龄34~35周的新生儿呼吸暂停发生率为7%,胎龄28~34周发生率为25%,而胎龄28周以下的早产儿基本都会出现呼吸暂停;出生体重<1000 g的新生儿呼吸暂停发生率为84%。
持续超过20秒的重度呼吸暂停,会干扰大脑血流动力学,甚至影响患儿远期神经发育。反复呼吸暂停发作可致脑损伤等多种并发症,影响预后甚至导致死亡,应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
原发性呼吸暂停(primary apnea),常指早产儿呼吸暂停(apnea of prematurity,AOP)。
这类早产儿不存在任何基础疾病,其原因主要为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脑干的组织结构和呼吸神经元间的联结发育不全,传导活动差等,故早产儿呼吸控制系统容易失调,其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许多基础疾病和外界因素可作用于早产儿、足月儿及过期产儿,引起呼吸暂停,故称继发性呼吸暂停(secondary apnea)或症状性呼吸暂停(symptomatic apnea)。
引起呼吸暂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缺氧
包括各种引起低氧血症的疾病,如产时窒息、呼吸系统疾病(气道阻塞、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综合征、肺出血、肺气漏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心力衰竭、动脉导管未闭、严重先天性心脏病、低血容量性休克等)、血液系统疾病(贫血、红细胞增多症)。
(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脑梗死、伴颅内压增高的脑积水、惊厥、脑畸形、脑肿瘤、胆红素脑病等。
(三)感染性疾病
新生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脑膜炎、肺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以及其他严重感染等均可引起呼吸暂停。
(四)代谢性疾病
新生儿代谢性疾病常表现为低血糖、低血钙症、低钠血症、高钠血症、高氨血症、高镁血症、高钾血症等,亦可导致呼吸暂停。
(五)药物
产妇应用麻醉剂、镇痛剂对胎儿呼吸的抑制或应用成瘾性药物所致的戒断反应,以及生后应用高浓度的苯巴比妥或其他镇静药物,如地西泮、水合氯醛等,也是导致呼吸暂停的重要原因。
(六)迷走神经反射
吸痰管、鼻胃管、气管插管等刺激咽喉部迷走神经,液体或乳汁吸入气道,胃食管反流,吸痰负压过大,均可诱发呼吸暂停及反射性心动过缓。
(七)环境温度
任何快速的体温波动都能引起呼吸暂停,尤其是高体温,也可见于低体温。
(八)气道梗阻
被动体位造成屈曲性呼吸道阻塞,仰卧位时的舌后垂、气道内胎粪或黏痰阻塞等。
节选自《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学》(第2版)
来源:人卫儿科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