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关于干细胞治疗难治性IBD,一直是有争议的话题。这次ECCO会议上,来自纽约的Guisado博士做了题为“Efficacy and safety of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refractory Crohn’s Disease: Outcome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tem cell transplant consortium-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克罗恩病的疗效与安全性:国际干细胞移植联盟的研究结果”的报道,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首先,难治性CD的定义是对各种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均无效的患者、不适合手术的患者。这类患者,需要经过以下四个步骤:
1、确保对各种治疗均失败:对已批准的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失去反应。
2、给患者使用药品说明书之外的治疗方式:包括免疫调节剂、饮食、粪便微生物移植(FMT)等。
3、推荐参加临床试验(毕竟新药还是会带来新的希望)。
4、等待以后新的治疗方法。
而这些难治性患者中,存在高概率的长期全肠内营养甚至肠衰竭,同时5年内存在13%的死亡率!
鉴于此,干细胞移植出现了!但是,至今干细胞移植依然不能算一个标准治疗方法,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早在2017年,《柳叶刀·胃肠病学与肝脏病学》杂志(注:这是一本影响因子很高的医学杂志)就发表了第一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克罗恩病的随机临床试验,但非常遗憾地发现造血干细胞移植并未显示出显著的疗效,且与显著的毒性相关。所以,这篇论文的结果是“不支持用干细胞治疗这类CD”。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读文章全文,会发现里面的主要结局是在不用药的情况下患者达到临床缓解、内镜缓解,这样的主要结局对难治性CD是不是太不现实了呢?!(注:的确,在临床试验中不同的治疗结局可能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论)。
如果仔细看这篇2017年的文章,我们会发现其实治疗3月时候的临床缓解和部分内镜缓解相当不错呢!其中部分内镜缓解率甚至接近90%。
但的确要看到,这种干细胞移植中的副作用比较大。可以看到,以下是与使用环磷酰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相关的不良事件:
在14例患者中,随访期间发生了32起不良事件。
感染性并发症(12起事件),包括病毒性和肛周感染;
疾病复发(7起事件);
吸烟和肛周疾病风险因素。
同时,45例患者中有1例死亡:
窦状隙阻塞综合征;
环磷酰胺相关的问题。
虽然在治疗难治性CD时存在风险,但我们必须将这些风险与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的风险进行权衡(即在5年内有13%的死亡率) 。
鉴于这些观点,2024年又有一篇文章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克罗恩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随机对照试验。这试验在化疗预处理方案中添加了氟达拉滨(fludarabine),因为儿童癌症队列发现该药物可提高安全性,而且可减少环磷酰胺的剂量。
但不幸的是,治疗过程中有6例患者出现9个严重不良反应,包括3个肾衰竭和2例死亡。
所以,就有人提出:鉴于“不伤害”的临床试验原则,不建议继续进行干细胞治疗IBD。但汇报者认为,上述副作用本来就是氟达拉滨已知的副作用,而如果使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就没有观察到这些情况。更重要的是,如果对难治性CD患者不采取任何措施,那就是最大的伤害。
鉴于此,继续探索干细胞治疗难治性IBD的具体方案依然有其特殊的价值。
汇报者团队组织了国际干细胞移植联盟,对来自欧美的104例CD患者进行了干细胞移植,本次会前对其中68例患者进行第一次分析。所采用的化疗预处理方案药物是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注:干细胞治疗通常需要化疗预处理,其主要目的是为干细胞移植创造有利条件,包括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抑制免疫系统以减少排斥反应,以及为新生干细胞的生长和植入提供空间。环磷酰胺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是常用的预处理药物。)
结果显示,68例患者的中位年龄是33岁,中位患病时间是14.9年。中位肠道切除次数是2次。24%的患者做过造口术,35%有肛周疾病,抗TNF药物和6MP/AZA/MTX的失败率都是100%。这些数据表明,接受移植的患者群体相对年轻,疾病持续时间较长,且多次接受过药物治疗但疗效差。
在自体干细胞移植后,在2年的随访期间,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和内镜评分均有明显好转。
上图是一例患者干细胞移植前后的内镜图,可以看到明显改善。
可以看到,患者的临床应答率和内镜应答率高达72%和75%。
而且,患者的生活治疗相关量表均有明显提升。
对这些患者再次使用生物制剂,相当一部分患者会重新产生疗效。
至于严重不良反应,一共有7个手术相关(这7个中有2例是回肠造口回纳术);没有出现肠衰竭,而且有3例患者停止了全肠外营养(TPN)。此外,没有观察到长期的并发症,如住院、肾衰竭、死亡和恶性肿瘤。
所以,结论是:
1.干细胞移植在临床上是有效的:使用环磷酰胺和ATG进行预处理,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即使重新开始药物治疗,效果依然存在。
2.干细胞移植可以安全地进行,但需要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之间找到平衡。建议在有经验的中心进行,并需要由委员会对需要移植的患者进行选择和确定。
因此,国际干细胞移植联盟的结论包括:
1.跟踪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包括保险授权;
2.建立标准协议,包括使用环磷酰胺-ATG进行预处理,以及动员方案;
3.促进科学和临床合作,理解治疗机制并识别难治性克罗恩病/移植反应的生物标志物。
演讲者指出,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评估干细胞移植的长期疗效,这表明干细胞移植在克罗恩病治疗中具有潜力,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标准化流程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