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患者男,65y,因“上腹不适半年余,胃镜检查发现胃体黏膜病变”入院。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7-8年,服药控制可。曾检查Hp阳性,经除菌后呼气试验阴性。
影像学:腹部CT未见胃壁增厚及胃周围淋巴结肿大,胸部CT无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肿瘤系列无明显异常。
除菌后色调逆转胃炎
远观全貌,胃体上部后壁见O-IIb病变
轻微吸气可见黏膜变形度可,白光下色调略发红,中央凹陷区域轻度发黄
充气状态下病变近景全貌,见明显边界,周边黏膜反应性隆起
NBI下见明显DL,凹陷处背景色茶色,病变中央见正常胃黏膜
NBI下见明显DL,凹陷处背景色茶色,病变中央见正常胃黏膜
NBI下见明显DL,凹陷处背景色茶色,病变中央见正常胃黏膜
不同区域的NBI放大图像,DL及异常MV/MS
剩余正常黏膜与病变边缘间见典型网格状血管
进一步放大观察可见典型网格状血管,血管管径轻度异常和扭曲
病变边缘外侧3mm标记
倒镜下观察病变标记范围,确定口侧及肛侧
剥离后,白光观察可见中央区域正常剩余黏膜与病变边界清晰,病变处微结构无法观察
福尔马林固定后NBI下观察中央正常剩余黏膜与病变边界清晰,病变部分微结构基本消失
固定后NBI下观察中央的正常“黏膜边界清晰,病变部分微结构基本消失
反复冲洗后予结晶紫染色,病变中央切开标记
结晶紫染色将白光及NBI下无法观察到的病变区域微结构强调,腺管开口形态有轻度异型性
内镜诊断:贲门下胃体大弯后壁可见一大小2.0*2.5cm的平坦黏膜病变,呈圆盘状,白光下观察病变色微黄,表面凹陷,中央区域可见“黏膜存在,周边黏膜轻度反应性隆起。NBI观察凹陷部分背景色呈茶色调、MS部分缺失、MV呈网格状,部分血管轻度扩张及扭曲;中央“黏膜部分MV及MS无明显异常。
病理:
组织全取材9块
低倍:病变部分与周围反应性隆起黏膜之间略凹陷,
右侧病变部分因组织条太长被中间截断,侧切缘阴性
中倍:病变部分与周围正常黏膜之间无明显凹陷,
视野左结构轻度异型,细胞核大深染
高倍:病变部分腺体结构尚规则,细胞核略大、细胞核深染
总结:
“圣域黏膜又称剩余黏膜,是肿瘤横向生长破坏腺颈部、但表面上皮未被破坏,癌还没有完全替换掉正常上皮结构,即表现为剩余(圣域)黏膜;多见于未分化癌。未分化癌中的“圣域”黏膜与除菌后胃癌中被覆的非肿瘤黏膜有时不易鉴别。
本例“圣域”黏膜发生于除菌后分化型癌,相对少见。
作者: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内镜中心 王玉
文章首发自东方内镜公众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内镜中心官方公众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