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我,一个堂堂六尺男儿,打死也没想到在我“如花似玉”的第26个年头,会趴着被医生掰开屁股看我的小菊花。
这医生一看就是经验非常老道了,面对我撅起来的屁股面色丝毫不为所动。他没有对我使出传说中的“指检大法”,只是稍微在我菊花附近摸索了一下,然后按了按我的“痔疮”,问道:“痛吗?”
我扭曲的五官比我的回答更有说服力——“痛!!!医生,我这痔疮严重吗,需要开刀吗?”
医生瞅了瞅面目狰狞的我,放弃了继续研究我屁股的欲望。“小伙汁啊,你这不是痔疮,是肛周脓肿。”
什么玩意儿?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病种,但想到不用饱受痔疮的折磨,我不小心嘿嘿笑出了声。
医生扶了扶眼镜,“你是不是觉得肛周脓肿不会像痔疮那样折磨人?”看到我僵在嘴边的笑容,医生当场给我科普了起来——
肛周就是肛门的周围,因为靠近肛门,比较污染、潮湿,如果屁屁的主人习惯久坐,或者热爱各种辛辣、刺激类食物,加上手纸摩擦、皮肤损伤、细菌进入等因素,使肛腺感染,最后形成脓肿。
肛腺又是什么?
为了使便便顺利排出体外,肛门会分泌出润滑液,肛腺就是负责分泌润滑液的腺体。但在它流出润滑液的时候,粪便也容易进入到肛腺里,从而引起感染。
肛周脓肿起病急,发病时肛门肿胀、疼痛剧烈,甚至会因疼痛无法排大小便。也有些患者疼痛不明显,但出现全身不适,寒战、高热等症状。
前几日就有一个患者因为发热而去医院就诊,在发热门诊检查过后排除了肺炎,但发热原因还是不明确,而且反复发热。
患者辗转去了几家医院之后,最终因为肛门有胀痛,于是来到南方科技大学医院肛肠科就诊,这才发现是由于肛周脓肿导致的发热。在经过手术后,患者发热消失,情况也得到好转。
“医生,那这该咋治啊?”我忐忑地问道。医生头也不抬地在我的病历本上奋笔疾书,“开刀!”他说。
医生抬头见到我难以置信的表情,于是耐心地解释,“早期感染发生的时候,脓肿未形成,可通过口服或静脉使用抗生素来防止炎症扩散。而脓肿一旦确诊,应该尽早手术,手术是现阶段最有效、迅速的治疗方式。”
听到要做手术,我的小菊花是紧了又紧,“不做不行吗?”,我不死心问道。
医生没有不耐烦,告诉我手术目的是将感染控制,避免病情加重。虽然肛周脓肿是常见疾病,但也可能变得不普通。肛周感染可能会引起肛周坏死性筋膜炎,这是一种死亡率超过50%的疾病,所以肛周脓肿要及时手术治疗。
住院准备手术的那天,隔壁病床的壮汉给了我一个会心的笑容,看着他健硕的体格和霸气侧漏的长相,我怎么也没想到,换药时他的尖叫声不亚于被容嬷嬷扎针的紫薇。
每次只要走廊里一有鬼哭狼嚎,我就知道是大哥又在换药了。我开始担心起我菊花未来的命运。
腰麻(痛苦指数★★)
做这个手术一般都是腰麻,当然也有人是做局麻的。其实,做麻醉只要不看到针头,我还是没那么怕的,可惜的是我不小心偷瞄到了针头。
它真的有这——么———长!
在我想象中它就像一把40米的长刀,但真正打进身体的时候,其实还好,我这么怕疼的人都觉得……It’s OK!
手术过程(痛苦指数★)
现在我回想了一下整个治疗过程,居然做手术是最轻松的,因为打完麻醉之后我的下半身完全感觉不到疼痛了(为了确认我还狠狠掐了自己大腿几下),是真的不疼。
换药(痛苦指数★★★★)
有了大哥的前车之鉴,我大概能猜到换药是个什么阵仗。可能是我做足了心理准备,所以当我撅起屁股铆足了劲准备迎接暴击时,却只是被轻轻擦了擦屁股。
哎哟?不错哦~
看来,那位大哥还是不太行啊(别误会,我是说他心理素质不太行)。
可第三次换药时,生活终于给我上了一课:《任何时候都不要放松警惕》。
后面的换药需要把之前的纱布先取下来,当镊子把纱布拽下来的那一下,真是灵魂上天!
当然,每个人恢复情况都不一样,换药的感受也不太一样。有的患者全程都觉得难受(比如那位大哥),也有患者没有很大的反应。
总的来说,这次肛肠科的体验,有点新鲜,也有点难忘。(绝不是还想再来的意思!)
“不想再来受苦的话,那你就得好好爱惜自己的‘菊花’。”如果放在平时,我肯定会一笑置之,但现在我只觉得医生的话是金玉良言。
医生说,现在还没有办法能够有效预防肛周脓肿,但保护肛门周围清洁卫生,避免腹泻、肠炎的出现,肛门出现疼痛等症状时尽早就医是有效控制感染加重的有效办法。
肛周脓肿是肛肠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发病急,进展快。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倍,小儿发病率也相对较高。
根据以往流行病学调查,肛周脓肿多发生于夏季,近来冬季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原因可能与喜食辛辣刺激,起居不慎,熬夜劳累,免疫力低下,自身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炎症性肠病)等有关,从而引发肛腺感染,炎症向肛周间隙扩散,形成不同部位的脓肿。
如出现肛门疼痛、肿胀等情况,尤其是肛周脓肿,不要试图等待它自愈,肛周脓肿是无法自愈的!
一定要及早就医,拖得越久,“菊花”越受罪。
来源:南方科技大学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