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儿童急性发热的处理

2022-06-03作者:壹声资讯
儿科疾病非原创

儿童发热的处理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急诊室最常见的就诊原因。

 

儿童发热的常见原因

 

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病最常见

 

感染性疾病:50%

自身免疫性疾病:20%~30%

恶性肿瘤:10%~20%

不明原因发热:5%~10%

 

感染性疾病

 

是发热的首位原因,包括常见的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以及全身性或局灶性感染。其中,以细菌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发热最常见。

呼吸系统: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消化系统:轮状病毒肠炎、疱疹性咽峡炎或口腔炎等;

泌尿系统:肾炎、泌尿系感染等;

传染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等;

其他:中耳炎、结膜炎、脓毒血症等;

神经系统:颅内感染等。

 

非感染性疾病

 

结缔组织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川崎病、过敏性紫癜等;

血液系统: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内分泌系统: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骨骼肌肉系统:骨髓炎、皮肌炎等;

其他:重度脱水等。

 

某些致热因素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后发出调节冲动,造成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称为中枢性发热。

①物理性,如中暑

②化学性,如重度安眠药中毒

③机械性,如脑出血、脑震荡、颅骨骨折等。

 

上述各种原因可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致使其功能失常而引起发热。其中高热、无汗是这类发热的特点。

 

儿童发热评估预警分级(NICE2013)

 

微信图片_20220530142623.png

国际儿童发热预警风险评估系统

 

发热程度和持续时间1月龄-3岁急性发热儿童不能完全凭体温高低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

当<3岁病因不明急性发热儿童,发热时间≥2天,泌尿系感染的风险较高。

 

发热持续时间不能完全预测严重细菌感染的总体发生风险,应用解热镇痛药的反应不能确定对严重细菌感染有预示作用。

 

急性发热的退热处理

 

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为患儿最常用的退热剂,体温38.5℃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建议采用退热剂治疗。

 

3个月以上儿童常用退热剂剂量:

对乙酰氨基酚10-15mg/kg(每次<600mg),口服,隔时间≥4h,每天最多4次(最大剂量为2400mg/d),用药不超过3天。

布洛芬5-10mg/kg(每次<400mg/d),口服,每6h一次,每天最多4次。

当出现黄色预警,必须立即就医,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注意:小儿出现发热症状时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因此多采用联合用药,由于小儿使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中多为复方制剂,这些复方制剂中多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因此在联用药物时应避免使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感冒制剂。


来源:儿科学术在线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