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卵巢癌发病率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3位,死亡率位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严重威胁着女性生命健康。随着肿瘤学的发展、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新药物的不断研发,卵巢癌全程管理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以奥拉帕利为代表的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的问世,实现了卵巢癌治疗格局的革命性突破,推动其进入精准诊疗模式的慢病管理。为此,本报特别策划【排兵布阵,全程管理】栏目,邀请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谢榕教授,分享卵巢癌全程管理、精准治疗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策略。
谢榕 教授
福建省肿瘤医院妇科主任,主任医师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科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理事
福建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福建省优生优育与妇幼保健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
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务委员
福建省妇科内镜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务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肿瘤学组组长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海西妇产科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谢榕教授专访视频
重全程,践精准
谢榕教授:卵巢癌的全程管理是近年来提出的全新理念,涵盖卵巢癌患者从诊断到死亡整个疾病过程的检查、诊断以及治疗等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包括初治和复发卵巢癌患者的手术、化疗、维持治疗、定期随访以及后期的临终关怀等。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和丰富,肿瘤患者的生存期逐渐延长,如何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肿瘤医生面临的重点问题。全程管理理念的提出,让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治疗策略,积极处理并发症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最终实现患者的临床获益最大化。
卵巢癌全程管理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第一,需要重视患者的疾病全程。第二,PARP抑制剂的问世,维持治疗模式的提出,推动卵巢癌的管理迈入了慢病管理,当患者手术、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CR/PR)后,开展维持治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改善患者的总生存期(OS)。第三,维持治疗时机的选择。当前我国获批的维持治疗包括一线维持和铂敏感复发后维持治疗,应合理选择,精准施治。第四,基因检测必不可少,根据检测结果,选择治疗获益人群,开展精准的维持治疗,预测患者的临床获益。同时基因检测也能实现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和肿瘤预防。
基于基因检测,精准维持治疗
谢榕教授:对于新诊断卵巢癌患者,检测BRCA1/2和同源重组缺陷(HRD)意义重大。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中,我国BRCA1/2突变患者的比例为16%~28%,与世界范围内25%的占比一致;而HRD阳性的患者占比约为50%。对于BRCA1/2突变或是BRCA1/2野生型、但HRD阳性的新诊断卵巢癌患者,当前,多项临床研究,如SOLO1、PRIMA和PAOLA-1研究已证实,PARP抑制剂一线维持治疗可以为患者带来最大的临床获益。对于HRD阴性患者,研究显示一线维持治疗可带来有限的临床获益,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需充分沟通,告知患者治疗效果,从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基因突变包括胚系和体系突变,胚系突变是遗传性突变,普遍存在于患者全身的每个细胞,多采用血液或唾液进行基因检测;体系突变是后天产生的,常从穿刺或手术切除的组织标本中获取。从临床实际的应用效价比分析,建议对于卵巢癌患者先进行肿瘤组织体细胞的BRCA基因检测,若检测阳性,可进行个体化的精准治疗。继而行胚系检测,评估遗传风险,早期干预预防。
当前,国内尚无获批的HRD检测产品,大多基因检测公司只能提供同源重组修复(HRR)这条通路上的相关基因检测,这一基因层面的检测与HRD功能层面的检测存在一定差异,并不完全等同。由此可见,HRD检测仍存在一定难度。因此,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推荐,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子宫内膜样腺癌、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患者应积极开展BRCA基因检测,若有条件也应完善HRD检测。对于BRCA1/2突变或BRCA1/2野生型但HRD阳性患者,优先考虑PARP抑制剂一线维持治疗,延长PFS,最终实现OS的获益。
谢榕教授:初治卵巢癌患者临床治愈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需重视这部分患者的维持治疗,包括维持治疗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即针对不同患者开展个体化精准治疗。正如前文所述,对于BRCA1/2突变或BRCA1/2野生型但HRD阳性患者,优先考虑PARP抑制剂一线维持治疗。针对BRCA突变初治卵巢癌患者的SOLO1研究在今年ESMO年会上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奥拉帕利一线维持治疗的PFS达到56个月,较安慰剂组延长了42.2个月的PFS,5年PFS率达到了48%。
综上所述,对于卵巢癌患者,应积极开展基因检测,充分评估维持治疗获益程度,进行个体化精准治疗,从而为患者带来最大的生存获益,改善预后。
审批号:MI-OLA-0122-CN
本资讯由默沙东医学团队提供旨在用于医学专业人士间的学术交流,请勿随意转发或转载。文中相关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治疗建议。医学专业人士对文中提到的任何药品进行处方时,请严格遵循该药品在中国批准使用的说明书。默沙东不承担相应的有关责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