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导语: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近几年在肝癌的诊断、分期及治疗方面,国内外新出现了许多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高级别证据,尤其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上,从早期肝癌的根治性治疗到中期肝癌的联合治疗再到晚期肝癌的靶向和免疫治疗,越来越多的治疗手段和药物可以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如何合理运用各种治疗手段,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是领域内学者的热门探索方向。
持续一周的中国肝癌领导力东南论道周于近日举行。领共进之势,导大势所趋,力聚最强音,国内外多位肝癌大咖通过云端连线,回首肝癌治疗领域进展,聚焦中国肝癌的防治特色,探讨肝癌治疗的最新理念。
本文呈现的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史颖弘教授的专访,特此整理访谈精要内容,供各位临床医生学习、交流。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副主任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委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理事会理事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肿瘤早诊早治学组副组长
上海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
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肝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海医会肝癌专家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海医会器官移植分会常委兼副总干事
世界华人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协会副秘书长
史颖弘教授:肝癌治疗的手段多样,包括手术、消融、介入等局部治疗以及靶向、免疫等全身治疗。对于晚期肝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以索拉非尼为代表的TKI类靶向治疗药物受到各大指南、规范的推荐,近几年,免疫治疗的进展也为此类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一线治疗进展后的患者可以选择换用TKI类靶向治疗药物,治疗方案上可选择单药亦可以联合免疫治疗等其他方案。其中,小分子靶向药物瑞戈非尼便是二线治疗TKI类药物的代表之一,其可从多通道作用于肿瘤细胞增殖、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微环境相关靶点,发挥多重抗肿瘤作用。
总的来看,晚期肝癌的药物选择及联合方案都较为多样,如何能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获益,如何排兵布阵,需要学界持续不断地开展更多探索。
史颖弘教授:2016年开展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全球多中心的Ⅲ期临床研究RESORCE研究奠定了瑞戈非尼对晚期肝癌二线治疗的基础,该研究中,瑞戈非尼对于索拉非尼一线治疗失败患者的mOS达到10.6个月,且安全性良好,因此瑞戈非尼作为晚期肝癌患者的二线治疗,依然能带来明显的生存获益,可以作为晚期肝癌患者二线治疗的重要选择。
正如上文所说,瑞戈非尼的疗效优势与其多通道、多靶点的作用机制有密切关系。鉴于其出色的疗效和出众的机制优势,未来在联合治疗甚至一线治疗等方向都有值得期待的前景。
史颖弘教授:早诊早治和抗转移复发对于提高肝癌患者总体生存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预警手段和预防复发手段以应对肝癌术后高复发转移风险,基于肿瘤生物信息学的精准医学手段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肿瘤液体活检包括CTC、ctDNA、miRNA、外泌体等,其具有微创、敏感、实时等优势,可进行动态监测、早期预警。本院肝肿瘤外科在樊嘉院士带领下,针对ctDNA在肝癌早期诊断和复发监测方面的价值进行了深入探索。在肝癌早期诊断方面,团队研究了cfDNA的表观遗传学修饰现象——胞嘧啶的5-羟甲基化(5hmC),建立了5hmC的肝癌诊断模型,实现了具有较高准确性的肝癌早期检测。在复发监测方面,团队对47例肝癌患者手术前后的癌症相关基因突变进行了检测和对比分析。检测结果显示,ctDNA能够检测到47个肿瘤相关基因突变,而组织检测到98个,同时检测到的为25个。这25个突变基因可以作为后续监控的靶标,而TP53和CTNNB1则是肝癌病人ctDNA中检出突变频率最高的两个基因。其中50%的患者是术后ctDNA数量及频率有显著降低或消失,提示手术成功或者治疗效果良好。个人认为,通过延长采血周期或跟踪随访,利用ctDNA检测对患者术后疗效或复发进行监测,临床意义巨大。
编辑整理丨中国医学论坛报 戈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