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GZO 2019】关注前沿与精准,共谱抗癌新辉煌!

2019-12-02作者:Aurora资讯
第八届广州国际肿瘤学会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2019年11月28日~12月1日,由广东省抗癌协会、美中抗癌协会(USCACA)、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和Cancer Communications杂志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广州国际肿瘤学会议(GZO)”在广州盛大召开。

       本次大会继续秉承“关注学科发展前沿,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主题,来自国内外60余所顶级院所和医疗机构的300余位一流专家学者,聚焦20多个前沿专题,通过院士名家论坛、国际专场、专题报告、壁报展示、手术演示、演讲比赛、优秀论文评奖等多种形式,为肿瘤学界的工作者们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1.png

        本场学术报告由大会主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和孙颖教授共同主持。

2.png

       空军军医大学樊代明院士首先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目前肿瘤学的研究,通过反向生物学探讨肿瘤的发生和治疗。

3.png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林东昕院士介绍了胰腺癌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学研究,林院士分享了团队在胰腺癌基础研究中的成果,全转录组mRNA m6A修饰的改变情况,出现异常的原因,导致的后果,修饰与表型的关联等。

4.png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进行了题为“鼻咽癌的综合治疗”报告,我国是鼻咽癌高发国家,病例占全球48%,马教授分别从鼻咽癌的精准分期,精确放疗体系,优化放疗联合化疗模式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在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取得的诸多成绩,多项研究结果发表在高水平杂志,更是改变了诊疗指南。目前中心开展了人工智能在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这不仅节约了医疗资源更是提高了准确性,相信在政策的支持,平台的支撑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未来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将进一步改善。

5.png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木圣教授介绍了致癌病毒EBV感染、潜伏和治病机制,EBV被证实与多种肿瘤的发生相关,研究显示EBV有着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曾教授通过研究EBV如何进入上皮细胞,分析了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Ephrin A型受体2(EphA2)在EBV治病中的作用机制。

6.png

        本场学术报告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木圣教授和康铁邦教授共同主持。

7.png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Emad Munir Abdel-Gabbar EI Omar教授首先介绍了微生物组在胃肠道肿瘤发生和治疗中的作用,胃肠道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全世界人群的疾病,研究显示胃癌的发生与微生物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相关,肿瘤患者的胃部微生物群与慢性炎症患者的显著不同;而在结直肠癌患者中,有“司机(driver)”和“乘客(passenger)”两类生物学表现不同的微生物组,2019年一项来自英国的研究显示口服抗生素可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同样的微生物学差异也在胰腺癌中被发现。在肿瘤的治疗中,微生物对治疗的反应将影响肿瘤的预后,Omar教授认为微生物群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8.png

        韩国峨山中央医院Yoon-Koo Kang教授进行了题为“进展期胃癌的免疫治疗”主题报告,Kang教授梳理了近些年多项胃癌的免疫治疗研究结果,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已被证实在胃癌治疗中有效,但是仅限于小部分患者。研究显示,基线低血钠、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baseline NLR)预示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疗效差;高微卫星不稳定(MSI-H)、高PD-1配体(PD-L1)表达(使用联合阳性分数)与疗效正相关,而EBV阳性、高肿瘤负荷与预后的相关性仍不明确,我们仍需要更多更好的预测生物标志物研究,同时免疫治疗联合其他治疗在胃癌中的探索也是未来的方向。

9.png

        国际专场的最后一位讲者是英国伦敦大学医院的Kai-Keen Shiu教授,他分析了结直肠癌精准免疫治疗面临的挑战及机遇,目前已有MSI-H、POLE/POLD1、肿瘤突变负荷(TMB)等多种生物标志物研究,随着越来越多药物的研发和多种治疗方式的联合,未来的精准治疗将更加细化,实现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Shiu教授最后呼吁,肿瘤的防治工作,应该无国界多交流多合作,汇聚大家共同的智慧和经验才能更好地造福患者。

10.png

11.png

       下午的分会场精彩继续,乳腺癌专场、食管癌胃癌专场、肝胆胰肿瘤专场、微创介入专场、肉瘤与黑色素瘤专场、护理专场、神经肿瘤专场、肿瘤病理专场、转化医学专场二(肿瘤代谢专场)、肿瘤转移专场(暨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共计十个分会场将为与会者提供学术前沿和规范诊疗等学术盛宴。


编辑 | 刘婷(中国医学论坛报)

照片来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