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陆舜教授团队KRAS靶向抗癌疗法取得新突破,见刊《柳叶刀·呼吸病学》丨肿瘤研究展播

2025-03-20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原创


成果名称:Garsorasib in patients with KRASG12C-mutat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in China: an open-label, multicentre, single-arm, phase 2 trial

格索雷塞(Garsorasib)用于中国KRASG12C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单臂、II期试验

发表期刊:《柳叶刀·呼吸病学》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IF=38.7)

通讯作者:陆舜

第一作者:李子明

主要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


推荐理由


该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单臂、II期临床试验(NCT05383898),旨在评估garsorasib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KRAS G12C突变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表明garsorasib在KRAS G12C突变NSCLC患者中ORR为50%、DCR为89%,mPFS为7.6个月,同时具有可控的安全性。因此,garsorasib为此类患者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治疗选择。


研究解读


背景


格索雷塞(Garsorasib)是一种强效的KRASG12C抑制剂,在一项I期研究中已显示出对KRASG12C突变(即Gly12Cys)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本研究旨在报告一项II期研究的结果,该研究旨在评估格索雷塞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KRASG12C突变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这项开放标签、多中心、单臂的II期试验在中国的43家医院开展,纳入了既往接受过铂类化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KRASG12C突变NSCLC成年患者。参与者口服格索雷塞600 mg,每日两次。肿瘤评估在基线时进行,随后在前八个周期(每周期21天)的每两个周期结束时进行,之后每三个周期结束时进行一次。主要终点是由独立审查委员会(IRC)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指南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所有接受至少一剂格索雷塞治疗的患者均被纳入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结果


2022年6月17日至2023年5月17日期间,共有225例患者接受资格筛选,其中123例患者被纳入并接受格索雷塞治疗。在这些患者中,中位年龄为64岁(四分位间距[IQR] 59-68),108例(88%)为男性,15例(12%)为女性。截至数据截止日期(2023年11月17日),中位随访时间为7.9个月(IQR 6.3-10.4),123例患者中有82例(67%)已停止治疗。经IRC确认的客观缓解率为50%[123例患者中有61例;95%可信区间(CI)41%-59%]。

123例患者中有117例(95%)报告了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其中61例(50%)经历了3级或以上的事件。与格索雷塞相关的最常见的3级或以上不良事件类型为肝脏和胃肠道事件,包括肝酶升高,如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23例参与者中有21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9例)和γ-谷氨酰转移酶(28例);恶心(2例)和呕吐(2例)。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且大多数不良事件均得到了良好管理。


结论


结果显示,格索雷塞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KRASG12C突变NSCLC患者中具有较高的缓解率、持久的缓解时间以及可接受且可管理的安全性特征,有望为这一患者群体提供一种有前景的治疗选择。


作者简介


陆舜教授
通讯作者

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国家重点专项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 ,希斯科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DIA中国区顾问委员会主席,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学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常委,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肿瘤科分会会长,ASCO 亚洲委员会委员,JSMO 国际委员会委员,国际肺癌研究会官方杂志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副主编,Lung Cancer 副主编,The Oncologist 杂志编委,上海市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精准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作为负责人主持科技部国家慢病重点专项,国际合作课题;国家新药创新重大专项,863 重大课题子课题 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肺癌专项和面上项目,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2018 年获得仁心医者·上海市杰出专科医师提名奖、2021 获「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2024年荣获'DIA全球卓越奖'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END

中国医学论坛报胡岳整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