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新书推荐:不能再让医生流汗又流泪 ——《医述: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是本怎样的书

2018-04-20作者:论坛报小塔人文
新书推荐医学人文重症医学

作者:人民卫生出版社 周宁

本书是浙江省重症医学科主任殳儆主任医师创作、根据重症甲型流感抢救真实故事改编的纪实小说,具有连续性情节,故事紧张激烈、震荡心灵。突出展现了小人物罗震中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前,用尽自身生命的精华,为他人生命拼尽全力,毫无保留的高贵品格。日前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小说听书内容同步在喜马拉雅FM上线。

1.jpg

烈性传染病席卷全球,南方某市,一些孕妇不幸中招。甲型流感救治小组,就像一队“空降兵”,千辛万苦,吵吵闹闹,胼手胝足,演绎了重症甲流抢救室里的故事。《医述: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就描述了这样一部医疗战线上“红海行动”。故事里真实的张力,令人震撼。

书中主要人物:

叶深:罗震中老上级,医务科长

乔院长:医院院长,ICU出身

方宇:罗震中的搭档、死党

鹏鹏:罗震中的徒弟

美红、双双:隔离病区护士

许护士长:隔离病区的病区护士长

赵木匠:骨科主任,技术高超,下篇出场,罗震中的新搭档

小说主线:全书一条主线,三条情感暗线。

故事梗概:

10年前个性十足的ICU“刺头”女医生罗震中,一直在科主任叶深的庇护和引领下,十多年来从事着ICU救护工作。叶深刚刚调离ICU赴任医务科长,突如其来的一场席卷全球的甲流疫情就把罗震中推到了市重症甲流医疗队主力名单中,当时她年资尚浅,而烈性传染病救治成功与否事关重大,医院对医疗队领队的人选犹豫不决,在叶深的力保和医疗队其他成员的热切期盼下,她临危受命,在郊区紧急筹集的重症监护隔离病区里,经受了外部条件艰苦和断电的应急考验之后,罗震中临乱不变,找出了非典时期建造这个病房的图纸研究电路,根据重点病人重点布线,设计了主线路和备用线路的双保险的监护设备用电,确保呼吸机能够在各种条件下不停机,维护住重症患者。

在治疗方案的定制中,罗震中坚定果敢,坚持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处理病情艰难焦灼的甲流孕妇时,呼吸机压力数值已无任何腾挪空间,眼看病情急转直下,她和团队遍查国内外信息并无前车可以借鉴,凭曾经学习过的一篇文献里提到的俯卧位呼吸可以提高通气量,千钧一发之时第一次尝试该方法,拖住病情……

医生的价值和工作的艰苦卓绝,一直很难为圈外人真正了解,也同样很难被圈内人自己讲清楚。小鲜肉的电视剧做不到,医生在刀刃上面临抉择的艰难内心世界,只有医生懂得,本书的价值正在于此。这部小说来源于真实一线,又将回归一线。小说里的每一个角色,每一句对话,都深深烙印着中国医生的痕迹。从纵深来看,这部作品也是目前少有的,反映医疗行业、弥合医患矛盾的一部重要作品。笔者读完全卷,心情久难平复。

临床上,对于重症患者的救治,除了医生的努力之外,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决定了疾病的转归。从书中我们看到,罗震中作为一名ICU女医生,拼尽全力不分昼夜人肉盯防来救治重症白肺患者,其机智勇敢、意志力和果断,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让读者感动和欣慰,给人鼓舞。

在本书的苦行一节,患者入院几个小时后从正常人到深昏迷剧烈抽搐,家属无法接受,几轮不同的亲属质问医生,剑拔弩张的气氛持续了多日……然而,没过几天,在看到患者昼夜不停的癫痫大发作、抽搐,旷日持久,那几个血气方刚的堂兄都受不了了,从最初气势汹汹地质问,到几天后不敢来探视病人。围在患者床板的,只有不停垂泪的老父老母,请求医生救救孩子。整整三个星期的日夜不停剧烈抽搐,对医生而言就像徒步穿越沙漠一样,是这样的难捱。抗癫痫药物逐渐轮替,只要没有四肢强直剧烈抽搐连续5分钟以上,就不加负荷量。谈了无数次话,家属也说:再没有人像医生这样的耐性对待他们了。终于有一天,风暴过去,抽搐停了下来。第四个星期,病人苏醒了。这真是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其实作者想说的不是这个皆大欢喜的结果。艰难、漫长、充满挫折感的过程才是ICU医生的日常生活。三个星期的拼耐力,就像在无尽的旷野戈壁中行走,同严酷的压力、无望的前景较劲。

唯有信仰可以支撑医生扛过这样考验极限意志力的艰苦过程。医生信仰在职责里的体现,就是视生命为无价之宝。

是的,救活濒危的患者;维护医院高难度外科手术的安全;在脏器捐献的过程中,让生命得以传递;目送必然离去的生命,让他感觉到人间最后的关怀和温暖——这是ICU医生的职责和使命。

引用施琳玲老师的书评:生命的无力感,不是虚无的笑谈,而是那扇门里此起彼伏的报警声和那扇门外家属的叹息声。监护病房的层流滤去的不仅是细菌,更是杂念,此书作者带着我们穿过那一双双求生的眼神,在一个个最真实的故事中去读懂医者的慎独与坚守、生命的脆弱与伟大、人性的丑陋与光辉。作者的用意不为讴歌,此书的结局不为生死,如果人生一定要有一个结局,那就是在一份读懂的爱中,静静告别!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