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放疗后,肿瘤转移加快了?

2022-09-03作者:论坛报林皓资讯
非原创


“脱靶”,经常在射击运动中听到,指没有击中靶或瞄准的目标。在以肿瘤为靶点,用放射线来照射并破坏的方法就是放疗。


既然有靶点,那势必会存在“脱靶”的现象。


脱靶,对运动员来说意味着丢失分数;那么,对放疗中的肿瘤患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具有穿透性核辐射的放射线,如果照射到非靶点的正常组织,会引起局部损伤,在患者中常常以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副作用形式出现,如胃肠道反应、皮肤过敏等等。


然而,放疗出现脱靶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问题——损伤组织增加转移风险。


  • 1973年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从小鼠肺组织暴露于辐射表现出容易出现癌症转移细胞的定植;

  • 20世纪的早期临床数据:乳腺癌患者手术并放疗后,肺部转移灶增加。


最近,一项发表于著名杂志《自然》子刊的研究对放疗脱靶与肿瘤转移进行了现象和机制方面的解释。


组织修复过程竟然会促进肿瘤转移


放射线持续照射肿瘤组织,使其损伤变小;照射到正常组织也会有损伤出现,在结束放疗后,受损的正常组织需要进行自我修复,然而这个过程竟然被发现会促进肿瘤转移。


研究人员为了模拟乳腺癌放疗导致肺组织损伤,将小鼠肺组织暴露在高剂量辐射下,使小鼠出现肺部急性辐射损伤。通过对正常乳腺癌小鼠和辐射损伤的乳腺癌小鼠比较发现,辐射损伤的小鼠体内有更多的癌细胞扩散到肺部,且开始形成继发性肿瘤(即转移瘤)。


免疫系统无意中帮助了癌细胞转移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以上现象的发生与中性粒细胞有很大关系。


中性粒细胞

主要功能是防止感染、吞噬细菌。作为炎症反应的一线战斗员,中性粒细胞能够抵御入侵的病原体,同时参与组织和伤口的修复愈合。


组织修复过程中,激活了局部中性粒细胞,为转移癌细胞创造了一个较好的环境,无意中促进了肿瘤的转移。


如果阻断小鼠受损肺部中性粒细胞与组织再生相关的信号转导,便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肺部继发性肿瘤的产生。进一步证明了转移与中性粒细胞参与的组织修复有关。


肿瘤患者还能放心做放疗吗


放疗作为肿瘤治疗的常用手段之一,帮助许多肿瘤患者将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甚至根治某些肿瘤。


60%~70%的肿瘤患者会接受放射治疗,因为它在实现局部肿瘤控制中的作用无可替代。放疗也是术前和术后辅助治疗、进一步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必不可少的治疗方式。


因此,即使放疗会给患者带来或轻或重的副作用,甚至有增加肿瘤转移的风险,选择放疗也还是多数肿瘤患者不能拒绝的治疗方式。


不仅要用放疗,而且要更好地利用放疗。那么减少“脱靶”、让放射线精准照射到肿瘤上就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如何减少“脱靶”


随着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治疗前物理师精确的靶区勾画、反复调试设备、呼吸门控等精准治疗技术已经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脱靶”的出现。


另外,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患者一定要做到保持一动不动,避免治疗偏差。


来源:美中嘉和肿瘤防治


点击可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图片_20220831164420.jp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