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重磅!《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检测及临床解读专家共识》发布!

2020-11-10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1.png


多黏菌素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重要治疗药物。


2020 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变更了多黏菌素临床点,取消了多黏菌素敏感点,仅报告中介(I ≤ 2 mg/L)与耐药(R ≥ 4 mg/L)。


而欧洲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European Committee on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EUCAST)则建议采用敏感(S ≤ 2 mg/L)、耐药(R>2 mg/L)作为临床点。美国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United States Committee on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USCAST)建议采用敏感(S ≤ 2 mg/L)、耐药(R ≥ 4 mg/L)作为临床点。国际药敏折点的不统一给国内临床一线人员带来极大困扰。


因此,如何精准开展多黏菌素药敏检测,规范其报告解读是当前国内抗菌药物应用和抗感染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欧洲临床微生物和感染病学会药敏委员会华人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共同制定了《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检测及临床解读专家共识》,主要内容涉及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测定、多黏菌素药物的治疗方案优化、多黏菌素对肠杆菌目、铜绿假单胞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临床点、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形式、多黏菌素药敏试验报告注释原则和要点以及特殊感染部位治疗建议。以期能对临床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检测提供参考。



推荐意见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在进行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测定时,应把握以下原则:


1


首选 CLSI 以及 EUCAST 推荐的标准肉汤微量稀释法进行多黏菌素 B 和黏菌素的药敏试验;对于黏菌素的敏感性测定,也可选择 CLSI 推荐的黏菌素肉汤纸片洗脱试验和黏菌素琼脂试验;


2


次选经临床实验室性能验证、证实可靠的商品化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板条(使用前应了解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情况以及药物浓度范围);


3


药物梯度扩散法(纸片法和 E-test 法等)不推荐临床实验室使用;


4


自动化仪器法不作常规推荐,除非获得仪器/药敏板卡制造商的明确允许以及经过临床实验室的性能验证,证实其性能满足临床检测和报告的需求,若在某些限定情况下使用时需向临床告知自动化仪器法可能的风险;


5


多黏菌素药敏试验的质控菌株需包含一株敏感株(如大肠埃希菌 ATCC25922 或铜绿假单胞菌 ATCC27853)以及一株耐药株(如产 mcr-1 的大肠埃希菌 NCTC13846);


6


多黏菌素 B 和黏菌素的药敏结果可相互推导。



推荐意见


对于多黏菌素药物的治疗方案优化,推荐对多黏菌素药物进行治疗药物监测,获得药物在患者体内的 PK,结合分离病原菌的 MIC 制定治疗方案。



推荐意见


在参考多黏菌素的流行病学点(epidemiological cut-off value, ECOFF)以及 PK/PD 点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临床使用多黏菌素的疗效分析,本共识推荐多黏菌素对肠杆菌目、铜绿假单胞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临床点参考 EUCAST 和 USCAST 的现行点(S ≤ 2 mg/L,R ≥ 4 mg/L),同时要求药敏结果必须附加关于结果解读和临床用药指导的注释。



推荐意见


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形式如表 1。


表 1 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

2.png


推荐意见


多黏菌素药敏试验报告注释原则和要点。


一、减少多黏菌素不合理使用:


(1)多黏菌素主要用于治疗 MDR 和 XDR 的肠杆菌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2)该药具有一定肾毒性,应谨慎使用,在治疗过程中应动态监测肾功能,同时避免与肾毒性药物合用。


二、提高多黏菌素临床疗效:


(1)选用多黏菌素治疗时建议使用最大负荷剂量,并联合使用其他 1~2 体外有活性的抗菌药物;


(2)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监测血药浓度,建议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多黏菌素 B 维持在 2~4 mg/L,黏菌素维持在 2 mg/L。



推荐意见


特殊感染部位治疗建议。


一、  针对 VAP/HAP 增加的注释:静脉注射多黏菌素对治疗 CRO 引起的 VAP/HAP 时,建议联合应用多黏菌素雾化吸入。


二、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增加的注释:在静脉应用多黏菌素的基础上对于 CRO 感染建议每天脑室内或鞘内注射 5 mg(5 万 IU)多黏菌素 B 或 10 mg CMS (以 CBA 计算)。


三、针对下尿路感染增加的注释:不建议选用多黏菌素 B。


来源:抗感染之港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