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人们都是先看见才相信,所谓眼见为实
也有人是信其有则能见,
因为相信,见所能见
冲破“目光”的局限,
因为相信,所以瞰见
这是罕见病临床工作的真谛,
也是对罕见病群体未来的期许。
庞贝病(Pompe disease)是一种由于编码溶酶体内酸性α-葡萄糖苷酶(GAA)的基因缺陷所致的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其起病隐匿,早期表现缺乏特征性,且因其罕见,临床容易误诊、漏诊。“瞰见·罕见”庞贝病中青年领航者系列访谈通过与庞贝病临床诊疗中卓有建树的中青年领航者对话,多维度分享庞贝病的筛、诊、治、管、研,以进一步促进庞贝病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推动庞贝病跨学科合作的诊疗和研究。
本期对话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赵玉英教授,分享庞贝病的临床诊疗进展及赵教授对于庞贝病的临床诊疗经验和心得。
赵玉英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遗传代谢病及罕见病亚专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病理学组副组长
中国罕见病联盟神经系统罕见病专委会秘书长
中国医院协会罕见病分会常务委员
山东省罕见疾病防治协会副会长
山东省罕见疾病防治协会神经系统罕见病分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罕见病分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罕见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罕见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神经科杂志》通讯编委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罕少疾病杂志》编委
2019年,在美国梅奥诊所神经肌肉病理室做访问学者一年,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系统罕见病,特别是遗传代谢病及神经肌肉病
您能否概述一下目前庞贝病的诊疗现状,以及在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的主要挑战?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克服这些挑战?
赵玉英教授:
庞贝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又称糖原贮积症Ⅱ型。婴儿型庞贝病多数在婴儿6个月前发病,病情严重,未经干预者多在1岁左右死于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晚发型庞贝病患者发病年龄跨度大,主要表现为盆带肌和中轴肌无力,如蹲下起不来、上楼梯困难、跑跳不能、仰卧起坐不能和脊柱侧弯,也有少数患者表现为呼吸肌受累、活动后憋喘、感冒后出现呼吸衰竭甚至昏迷。
由于庞贝病为罕见病,诊断庞贝病的最大挑战是提高社会、基层医生、各级医生以及非神经内科医生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目前,庞贝病的诊断延迟非常严重,许多患者到了呼吸肌衰竭才获得诊断。因此,庞贝病诊疗的主要目标是早诊早治、减少诊断延迟时间。
酶替代治疗是庞贝病的有效干预方案。2015年,酶替代治疗药物注射用阿糖苷酶α进入中国市场,但其高昂的价格使许多家庭无法承担。2020年,庞贝病治疗药物进入了山东省医保,使得患者有能力承担治疗费用,再加上其他商业保险和社会救助,使山东省庞贝病患者受益。未来,希望庞贝病治疗药物能够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被纳入医保,让更多庞贝病患者获得治疗的权利,让他们拥有与健康人一样的人生。
请问庞贝病筛查、诊断和治疗的可行性策略有哪些?这些策略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如何,如何进一步优化?
赵玉英教授:
为了让更多的基层医生和其他专业的医生认识庞贝病的临床表现,我们制作了庞贝病临床画像,包括新生儿、青少年和成年人出现的症状,以便医生看到这些症状时考虑庞贝病可能。我们列出了9条症状,如果患者符合其中的两条,就应高度怀疑庞贝病,并及时进行高危筛查。不仅神经科专业医生,其他科室如心内科、呼吸科、脊柱科等,如果遇到心肌酶异常或肌电图显示有肌源性损害,都应进行庞贝病筛查。
我们在中国北方地区开展了一个庞贝病高危筛查公益项目,患者可以免费进行筛查。一旦确诊,患者就会到最近的疾病中心进行评估和治疗。此外,我们也加大了对社会的宣传,包括在媒体和公共平台上宣传庞贝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途径,让社会公众了解这些信息。希望通过普及知识,让家长或患者意识到蹲下起不来或走路挺肚子是一种病态表现,需要到医院找神经肌肉病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
在新生儿阶段诊断庞贝病并进行早期干预,患者可以无病生存,甚至拥有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因此,济南市妇幼保健院邹卉教授开展了新生儿筛查项目,对所有新生儿进行免费溶酶体病筛查,筛查2万多例后,发现了两名庞贝病患者,这些患者无疑最为受益。
您和您所在的齐鲁医院在庞贝病的临床工作中有多项学术成果发表,能否介绍一下您如何将庞贝病或者其他罕见病的临床工作和科研思维联系起来去推动罕见病相关的学术产出呢?
赵玉英教授:
在李大年教授和焉传祝院长的带领下,我们神经肌肉病实验室在罕见病领域耕耘了30多年,庞贝病是我们研究工作的一部分。
我们建立了庞贝病临床数据库、标本库,并对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为中国人群的庞贝病自然病史研究和酶替代治疗数据分析做出了贡献。2019年,我们的博士生以庞贝病为课题,制作了GAA敲除的老鼠模型,5年来,我们研究发现了一个小分子化合物,可以促进糖原的旁路分解,为庞贝病的干预提供了一个新治疗靶点。
此外,由于庞贝病是一种溶酶体贮积疾病,溶酶体和线粒体是相互关联的,被称为溶酶体线粒体轴,我们的探索性研究发现,通过线粒体干预,使用大剂量艾地苯醌,能够延缓病程的进展。
晚发型庞贝病主要影响骨骼肌,但在临床研究中我们也发现,患者的脑血管、平滑肌、胃肠道平滑肌和呼吸道平滑肌同样会受累,表现为支气管扩张或狭窄、胃肠道症状如疼痛和腹泻,以及脑血管病。我们对18岁以上的成人晚发型庞贝病患者进行了颅脑MRI和MRA筛查发现,约80%的患者有脑血管受累,这提示脑血管是庞贝病的另一个重要靶器官,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
在庞贝病的诊疗过程中,您认为跨学科合作的必要性和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能否结合您的临床经验,谈谈跨学科合作如何帮助提高庞贝病的诊断和治疗效率?
赵玉英教授:
庞贝病主要表现为神经肌肉受累,但同时也可能影响多个脏器,出现腹泻、腹痛、脊柱侧弯等症状,患者可能站立困难或出现强直脊柱。此外,庞贝病还可能导致心脏受累出现心律失常,以及呼吸肌受累导致呼吸衰竭。因此,需要相关科室的专家参与多学科管理,这应贯穿庞贝病管理的全过程。
如康复科对无力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营养科指导患者进行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心内科筛查心肌病和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患者;呼吸科在早期识别2型呼吸衰竭患者并进行干预,包括呼吸机参数调整和呼吸康复指导;骨科也涉及其中,有些患者因为脊柱侧弯而就诊于骨科,却不知道侧弯是因为肌肉无力引起的;遗传咨询科和生殖专家也很重要,对于生了庞贝病宝宝的家庭,我们需要确保他们不会再次生下患病的孩子,因此需要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同样也需要心理学专家,因为患者可能会有病耻感,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克服。
在推动庞贝病跨学科合作的过程中,您认为我们面临哪些主要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您有哪些应对策略或建议?
赵玉英教授:
在多学科管理中,目前面临的挑战是让兄弟科室的医生和神经科非神经肌肉病专业的医生,认识到疾病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科室受累的表现,让患者能够获得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机会,尽量不让患者在出现呼吸衰竭、卧床、四肢不能动之后才确诊。为了庞贝病的早筛、早诊、早治,让更多的兄弟学科医生认识疾病至关重要。
以心内科为例,在我们连续诊断了两个以肺动脉高压为首发表现的庞贝病患者后,心内科的医生开始意识到,肺动脉高压患者就应做肺功能测试和心肌酶检查,看看是否由庞贝病引起;同样,呼吸科医生以往只知道渐冻症和线粒体病,在普及庞贝病知识后,一旦出现2型呼吸衰竭,呼吸科医生就会让我们会诊看是否是庞贝病。
未来,希望小儿科、消化科和中医科医生也能加入多学科管理团队中来,特别是中医科,因为很多患者会因为感觉自己虚弱而去寻求中医治疗,如果中医科医生知道检查心肌酶,或者询问患者是否能做仰卧起坐、是否能蹲起,了解到这些情况可能是庞贝病,就能有更多的患者获得早期诊断。
本编号MAT-CN-2419823,有效期至2026年11月 预计批准日期2024.12 v1.0。
本编号仅作为赛诺菲对本文章所涉及的赛诺菲相关药物所属治疗领域科学和临床数据来源真实性的确认,不作为赛诺菲对本文章全部内容精确性、时效性和完整性的确认和保证;本文章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学术交流或了解医学资讯目的使用,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方案的推荐和推广。本文章所含信息不应代替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的医疗建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