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很多乙肝患者到医院进行复查随访的时候,医生都会开具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检查(B超),腹部CT,核磁共振(MRI)等。患者越到肝脏疾病末期,所需要做的检查就越多。很多患者会感到困惑:这些影像学检查真的有必要做吗?下面,我就给各位读者介绍一下做这些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性。
腹部超声检查(B超)
B超检查无创、价廉、实时显像,可反复进行,所以成为最常用的肝脏影像学检查。B超可以观察肝脏和脾脏的大小、外形、实质回声,并能测定门静脉、脾静脉和肝静脉内径及血流情况,以及有无腹水,并评估腹水严重程度,从而判断有无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
除此以外,B超还能有效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和鉴别占位病变的性质,对于监测和发现早期肝细胞癌(HCC)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超声检查的结果易受操作者经验、仪器设备性能等影响。
腹部CT
CT主要用于观察肝脏形态,了解有无肝硬化,发现占位性病变并鉴别其性质;动态增强多期CT扫描对于HCC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由于CT检查费用偏高,所以进行常规随访复查时,并不是特别适用。
磁共振成像(MRI)
MRI无放射性辐射,组织分辨率高,是非常有效的肝脏影像学检查。一般认为,动态增强多期MRI扫描及肝脏细胞特异性增强剂显像对鉴别良、恶性肝内占位性病变的能力优于增强CT。但MRI和CT一样检查费用比较偏高,难以普及。
肝脏硬度测定(LSM)或瞬时弹性成像(TE)
LSM或TE是无创诊断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最简便的方法。Fibroscan(FS)、Fibrotouch(FT)是临床常用肝脏LSM测定工具,能够准确地识别进展期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但测定值会受到如肝脏脂肪变性、胆红素水平、肝脏炎症程度影响,所以医生在对患者的LSM结果判读时需要结合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胆红素水平指标。
在平时的随访中,刚才介绍的四项影像学检查,并不是每次都要检查。但需要定期进行B超及LSM检查,必要时进行增强CT或增强MRI检查,以发现早期的肝内病变,如HCC。对于慢性HBV携带状态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患者做到6~12个月检查一次;对于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无肝硬化者每6个月1次,伴肝硬化者每3个月1次。
文字首发自肝博士公众号(账号主体: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