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医学笔记|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最容易出现的5个误区

2022-04-18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呼吸非原创


目前,临床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多达数十种。根据其对气道过敏性炎症的抑制能力,分为具有抗炎作用的“控制药物”和不具有抗炎作用但能缓解哮喘症状的“缓解药物”。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因能有效抑制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减轻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哮喘急性发作、减少因哮喘发作而看急诊和住院的频率,最终减少哮喘死亡率而成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基础和“控制”类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


除了间歇发作的轻度哮喘外,几乎所有的哮喘患者均需要吸入ICS。


对于每日吸入低剂量ICS后未能有效控制的哮喘患者,可以酌情联合长效β受体激动剂(LABA)或增加ICS的剂量。


没有抗炎作用,只能暂时缓解喘息症状的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抗胆碱药物(如爱全乐气雾剂)和氨茶碱等药物是较为常用的“缓解”哮喘症状的药物。


可以说,是否长期、正确使用ICS是判断支气管哮喘治疗是否规范的“试金石”。


目前我国还有相当多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没有得到规范化的治疗,主要表现在以下五点。



误区一:未给予抗炎治疗或抗炎治疗不充分


不少临床医生和哮喘患者只满足于咳嗽、气喘症状的暂时缓解。未给予ICS吸入,或者吸入ICS剂量过小、疗程过短。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呼吸道的慢性疾病,达到并维持哮喘的控制至少需要2年或更长的时间。否则病情易于反复,或者药物无法停止。关键之处在于气道炎症仍然存在。


误区二:过于担心ICS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


虽说“是药三分毒”,没有绝对安全的药物,但相比而言,ICS是临床上较为安全的药物之一。它很少引起全身性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咽喉局部的不适、声音嘶哑和霉菌感染。


对孕妇的安全性也很好。如果因担心其不良反应而不敢吸入ICS,只会导致哮喘急性发作,从而不得不用更大剂量的全身激素来控制症状——引起更多的不良反应。


这是得不偿失的做法。这种对激素的恐惧,在年轻、爱美的女性患者中更为明显。临床医生应该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和教育。


误区三:吸入药物后未及时漱口,或者把漱口水咽下去


如上所说,ICS虽然没有全身(口服或者静脉)使用激素那么多全身性不良反应,但是,少数人也会因为局部不良反应严重而不得不停止吸入ICS。因此,吸入ICS后及时、充分清洗咽喉的残存药物是十分重要的。


有的患者认为把漱口水咽下去,可以多少发挥一些吸入激素的作用,可以避免药物的浪费。这是一种误区!


因为,只有吸入到下呼吸道的ICS才能发挥抑制气道炎症的作用,吸入过程中黏附在咽喉部的ICS,不仅没有治疗哮喘的作用,相反,吞咽到胃肠道后被吸收入血的激素,可增加激素的不良反应。



误区四:吸入操作方法不正确


不同的吸入装置有不同的吸入方法。其中,缓慢、用力地吸气和吸气结束后屏气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做得不好,会显著影响吸入下呼吸道和肺部药物的剂量,自然就会影响临床的疗效。笔者还遇到过吸了1~2个月的药物后,抱怨药物疗效不好,其实连吸入装置的盖子从未被打开的支气管哮喘患者。


可见,我们临床医生不能只满足于给患者处方正确的药物,而应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吸入装置的方法,并且,在随访中应反复检查患者吸入药物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误区五:未定期随访、评估患者哮喘控制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像其他慢性疾病一样,支气管哮喘的防治至少需要数年的时间。每隔2~3个月的随访必不可少,在随访中评估该患者的控制水平,才能判断现有治疗方案是否合适,是继续维持治疗、升级治疗、还是降级治疗。


有不少患者由于未定期复诊,导致治疗力度不足,或者治疗过度,影响疗效和安全性。



来源 基层医界 作者 殷凯生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