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更年期使用激素,会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吗?

2022-09-15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非原创

作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  胡红霞

审核: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王威  赵红梅


广大女性朋友进入更年期,由于性激素(尤其是雌激素)缺乏,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情绪障碍、潮热、出汗、泌尿生殖道萎缩、骨丢失、骨质疏松、多器官衰老等。


来到医院就诊,医生通常会建议更年期女性进行绝经激素治疗,如果在围绝经期,或者绝经早期,就开始绝经激素治疗,不仅可以缓解绝经时的一些不适症状,如情绪障碍、血管舒缩症状(如潮热、出汗、睡眠障碍)等,从长远来看,也可以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心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总体来说,获益大于风险。


而在平时的门诊中经常被患者问道,使用激素治疗会不会增加肿瘤患病风险,尤其是女性比较关注的乳腺癌?


其实,各位进入更年期的女性朋友大可不必“谈激素色变”。

激素治疗不是乳腺癌的直接病因

乳腺癌是女性中发病率最高、死亡率靠前的癌症,虽然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与很多危险因素相关。

不可控因素

年龄、月经情况、乳腺癌家族史、乳腺良性肿瘤史、生殖系统疾病史等。

可控因素

肥胖、是否生育、是否哺乳、精神、心理因素、运动、生活习惯、饮食以及性激素暴露病史等。

研究显示,亚洲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高峰为45~55岁,随着年龄的增加,乳腺癌的发生风险增加,一位50岁的普通女性,到60岁时将会有2.4%的机会发生乳腺癌。


所以,进行激素替代治疗的女性得了乳腺癌,不能简单说是服用激素导致,乳腺癌风险与绝经期激素治疗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


绝经激素治疗相关的乳腺癌风险很低

绝经激素治疗与乳腺癌的发生具有一定关系,研究表明,不超过5年的激素替代治疗并不增加乳腺癌风险,绝经激素治疗超过10年虽会轻度增加乳腺癌的风险,但风险很低,小于肥胖、酗酒、缺乏体育运动等危险因素带来的风险。


多年来,大量的研究结果均没有得出激素治疗增加乳腺癌风险发生的直接依据。


目前普遍认为,激素治疗中添加的合成孕激素会增加乳腺癌风险,且与孕激素使用的时间有关。


而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微粒化黄体酮或地屈黄体酮,是天然孕激素或最接近天然的孕激素,风险更低。


绝经激素治疗有严格指征

绝经激素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有严格的使用指征,治疗前会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激素替代治疗前会有规范的乳腺筛查评估流程,建议进行乳腺超声及钼靶检查。

  • 对于临床体检正常但是影像学提示BI-RADS 1类、2类,恶性的可能性极低(几乎为0),可以使用激素治疗;

  • BI-RADS 3类,多为良性结节,恶性可能≤2%,一般会与乳腺外科协同评估,若乳腺外科评估后考虑良性可能性大,与患者沟通后若同意可使用激素治疗,并加强随访,半年复查一次乳腺超声;

  • 对于BI-RADS 4类及以上的患者,不推荐绝经激素治疗,如果正在进行,应停止绝经激素治疗。


乳腺癌是激素治疗的禁忌证,一旦患者接受激素治疗,会有严格的随访机制,一般服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可以继续进行激素治疗。


预防乳腺癌最好的方式,就是尽量降低风险,如控制体重、坚持运动、规律饮食、规范使用性激素等。同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争取最好的预后。


绝经激素治疗的目标是最大程度提高绝经女性的生活质量,所以,广大更年期女性朋友大可不必“谈激素色变”,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补充激素,与家人一起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来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END

推荐阅读

☞ 蚊子为啥总叮你?

☞如何用手机翻拍X线片,磁共振片,CT片?

☞ 孩子缺锌的7大表现,别疏忽了!

☞ 性激素六项到底查什么?这么解释,一看就懂

☞ 梅奥诊所发布的10种“非药物降压”良方,值得收藏

☞ 【手足口病五期症状,快速识别!


热点引导APP.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