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耐药菌背景下再谈抗菌药物的疗程

2024-01-05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原创

随着新型分子诊断学方法开发及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认识增强,抗菌药物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伴随的是抗菌药物副作用产生及相关耐药菌检出率逐年升高。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抗菌药物合理化使用继而抑制耐药菌产生的两大基石性方法:① 减少不必要的暴露;② 若治疗有效,则尽量缩短疗程。如何合理化的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疗程?Shorter is better适用于所有感染性疾病吗?

 

既往推荐足剂量足疗程使用抗菌药物


弗莱明于1923年发现了青霉素,并首次将其应用于治疗金葡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但治疗4天后由于药物用尽,患者症状加重,最终死亡。因此其建议“如果使用青霉素,需足量足疗程使用,不然会导致治疗失败,并且诱导细菌耐药”。

1945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 J Med)发表的研究提示“使用青霉素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且体温正常,仍需给予两到三天的治疗,防止病情反复或治疗失败”。

2016年WHO为了规范全球抗菌药物管理,提出了“如果您服用抗生素,请按处方全程服药,即使在感觉好转的情况下也要如此,因为提前停止治疗可能促进耐药细菌的生长”的口号。但即便此刻也未见早期停用抗菌药物诱导细菌耐药的研究发表。2017年《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了一项问卷调查,绝大部分的临床医师、临床药师甚至患者均认为“不足疗程使用抗菌药物是错误的”。但目前关于必须完成抗生素疗程的证据非常少,更多的是对于治疗不足的恐惧,而不是依据任何的临床研究所产生的循证医学证据。

 

抗菌药物疗程的细化与演变


纵观医学发展可以看到,医疗实践往往需要10~20年时间来根据新数据形成循证医学证据后进行改变。但抗菌药物耐药性早已席卷全球,据估算每年全球约有495万例与细菌耐药相关的死亡,其中127万例可直接归因于细菌耐药,因此,临床应对必须及时做出改变。欧洲26个国家的研究已经证实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获得性耐药与青霉素长期暴露有关,而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暴露或许能降低耐药趋势。同时抗菌药物暴露也会干扰到人体微生态,导致肝肾负荷过重等一系列副作用。因此目前对临床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救治成功,而且需要缩短疗程,保护微生态,减少继发耐药。


究竟何时应停用抗菌药物,如何准确判断其给患者带来的获益与风险?2008年首次提出疗程越短越好(shorter is better)的理念,理由是:① 既往约定俗成的7天、10天、14天疗程并非个体化、精准化的疗程,抗菌药物的暴露和耐药性是相关的,“一刀切”的疗程并不合适;② 很难说服临床医师不开具抗生素处方,但将其控制在一个有效的疗效范围内是可行的;③ 缩短治疗时间对需要和不需要抗生素但接受长程治疗的患者均有帮助。

短疗程的实施需满足以下前提:① 病灶引流需充分;② 抗菌药物对于病原体;③ 药物PK/PD达标;④ 患者免疫功能健全;⑤ 除外结核菌、诺卡菌等需要长程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在过去的25年中,有40项RCT证实了Shorter is better,其中包括社区/医院获得性肺炎、腹腔感染、蜂窝织炎等。最新的欧洲呼吸病学会指南指出,即使是非发酵菌感染,若宿主对抗菌药物敏感或机体反应良好,建议5~8天的短疗程。《脓毒症管理指南也推荐对初诊为脓毒症/脓毒症休克且感染源已得到充分控制的成人患者,建议短疗程抗菌药物治疗。基于以上证据,WHO改变了推行理念,足疗程不再推荐,更推荐恰当、精准、个性化、根据宿主及微生物学应答等多方面制定合理疗程。

 

抗菌药物疗程目前存在的争议


Shorter is better如何从医疗理念转变为医疗行为?一项欧洲微生物与感染学会成员医院的横断面调查指出刚入职的新员工开具抗生素短疗程的处方率最高,但随着工作经验积累反之下降;而感染科医师开具短疗程处方率最低,他们富有经验,但承受过更多的失败,因此更愿意相信足疗程。患者经治疗后是否存在较好的临床应答?这样的判断来源于医生经验不同,也来自患者对抗菌药物的处方依从性和耐受性不同。所以对于病理生理不同的患者,接受相同疗程的抗感染治疗,既有可能治疗过度,也可能面临治疗不足的风险,都是不合适的。

 

我们应该怎么做?


虽然已有多项RCT表明抗菌药物的疗程越短越好,但这些研究很少或几乎没有纳入疫抑制宿主、长期社区护理院住院史患者、入院前30天存在广谱抗菌药物暴露史、多重耐药菌感染、肺内及肺外器官同时感染(如肺炎合并脑膜炎或心内膜炎)的患者,而此类患者或许是最应该被关注的,短疗程是否会导致此类患者感染复发或治疗失败仍需进一步研究。

短疗程目前未广泛实施,一方面是由于担心患者治疗失败导致死亡,另一方面担心疾病复发。抗菌药物疗程的理想实施情况为:①在疾病进程、抗菌药物应用风险与收益之间取得平衡;②在清除细菌的基础上尽量缩短疗程;③ 缩短疗程也要采取个性化原则,需要考虑:疾病严重程度、临床应答、感染类型、感染源是否控制、细菌是否多重耐药等;④需要结合炎症反应标志物一起判断,比如降钙素原及基于快速分子检测方法等。

总结


在抗菌药物耐药性增高的背景下,疗程的制定与实施在多种感染性疾病中的确实有逐步缩短的趋势;除了某些特定的感染性疾病外,对于大多数疾病,我们仍然无法确定抗菌药物的最佳剂量和疗程;清除感染源、缩短疗程、减少感染性疾病复发的实施需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应答,力争个体化治疗;以生物标记物及分子检测手段作为制定个体化疗程的依据之一,可以使治疗方案更为精准合理。


作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朱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余跃天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