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前段时间上台,一台2个小时完全可以搞掂的手术,整整做了4个多小时。
对于咱这种每个手术日都会上几台PD的手脚特麻利的医生来说,只能说是活久见......
您以为是病情太复杂?错!
唯一的原因,就因为这个患者是个死胖子。
请原谅我的“出离愤怒”。
1
简单描述下过程,希望不要影响各位看官的食欲。
先说开腹——常规打开,最后开腹膜,牙镊一夹,止血钳一夹,用22号片刀划一小口,止血钳夹住腹膜,再换电刀就开了。
然而胖子的开腹——
铺巾贴膜,噩梦才刚刚开始......
如果按正常人那样用电刀,多半都脂肪液化;为了少用电刀,一边拿手术刀在脂肪里划,一边拿纱布按。
手套上都是油,血都很少出,都是油!油多到纱布都能拧出来!
您可以脑补下现场画面——满手是油,好几双大油手在贴膜切口那蹭来蹭去......
最烦躁的是:切的时候脂肪粒还会粘手套上!!!
2
进腹了吧?该探查了吧?正常人是该洗手探查了......
然而,这一开腹,网膜啥的哗哗往外涌……黄黄的一大滩!
血管都找不到,因为满眼都是脂肪;腹壁太厚,除了主刀,其他人啥都看不到!
然后就只有拿拉钩用力拉了......说句真心话,觉得咱就是个动物油厂的工人。
然后,打个结提线,滑溜溜的,提线都难提;然后还有“味儿”——电刀一开,立马油烟袅袅,人烟袅袅,那都是人烟,致癌!
加上本来有个感冒,把老夫给熏得……第二天直接翘班。
再讲缝合。
别人关腹,简单的很,你知道胖子如何关腹吗?
就拿兜底(为了不留死腔,针往下挂,略挂上一点下面组织)来说,正常人,认真兜个底,省着留个大死腔;哇塞,碰上胖子,连兜底都是个问题——
如果你和正常人一样,等缝好再兜底,脂肪液化等着你;不兜底,留个死腔,万一感染又让人头大!
两难啊,咋办呢?只能随便兜两针,既不敢多兜,也不敢不兜......
都说打结是基本功,可是一旦碰上胖子,打结都打不好啊,打结用力了都会液化,多缝也会液化,还打滑,哎呀,真是的……
说多了都是泪。
3
当然,说实话,这台手术的胖子还不算胖。
我2011年去法国的时候,一个同行,女医生,她自己身高只有1米55,结果手术碰到一个女胖子,这位大神应该有近400公斤900磅!
完了,等到打开肚子去探查……
你就发现这位女医生基本是钻进肚子里面去了!因为她的胳膊根本探不到底。
总体来说,外国的病人胖,外国的医生也很胖。
所以,腹腔镜以及机器人技术的发明,我窃以为跟胖是有关系的。
正所谓缺什么补什么吧。
除了咱外科医生,讨厌胖子的人多了去了——譬如麻醉医生。
全身麻醉时,胖子因为脖子粗短、舌体肥大、颈椎活动受限,通常都是气管插管的“困难户”。
这类患者出现插管及呼吸道相关并发症的几率比普通人大,有的需要配合麻醉医生完成清醒下插管(即先插管后全麻)。
而且,不少肥胖患者都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这类患者通常都有慢性缺氧、认知功能障碍、继发性高血压、心室肥厚、心律失常等疾病,在麻醉和手术操作的刺激下,还可能加重病情。
此外,当特殊病情需要行动脉或深静脉穿刺时,肥胖患者的血管穿刺成功率会降低。
而“半身”麻醉时,肥胖患者的腰椎的弯曲度降低,腰背部脂肪层增厚,使穿刺的成功率降低。那些胖到用尽整根针都达不到深度的患者们,请蹲角落自省一下吧......
此外,导管移位、导管脱出的几率也会增大。
话说前几年,山东一胖子就死在外科医生开腹手术前。
4
综上,给胖子做手术,暴露不容易,组织比较脆,容易渗血!
各个器官都可能脂肪化,比如说脂肪肝,脂肪胰腺,所以这个手术很难暴露,
大量的脂肪,肚子里还容易感染,切口长不起来,这种病人往往还伴随糖尿病,如果很胖的话,他的心肺功能都受到限制……
总而言之,胖子很讨厌。
但话说到底,讨厌归讨厌,总不能歧视人家,手术台上一躺,无论多胖也得开。
手上都是油,大不了换个手套;镜头上都是油看不清,大不了拔出来擦;
脂肪液化,大不了就多换换药;切口感染,处理也就麻烦一点罢了;
油烟多,大不了多吸点了,反正致癌也不差这点烟;两个小时不行,那就四个小时呗……
但是,但是倍增的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脂肪液化换药,还有切口感染,最终也只能靠病人自己去承受了。
最后讲一句,胖子们都听好——减肥吧,为了你们自己。
来源:海上柳叶刀
声明:壹生转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若有违规或侵权,请联系zhangyl@cmt.com.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