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湖南省直中医医院放射科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它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说的肝癌指的是原发性肝癌。这种肝癌在临床上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我国的发病人员约占全球肝癌病人的55%。
因为体检意识缺乏,且早期肝脏肿瘤没有疼痛等明显临床表现,我国约85%的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肝癌的恶性程度、病情发展之快超出想象。
介入治疗是肝癌的重要治疗手段,无论早期、中期、晚期都能通过介入治疗的方法控制肿瘤生长,甚至消灭肿瘤,让患者获益!那么到底肝癌的介入治疗有哪些?它们的疗效如何?该如何选择呢?
我们常说的肝癌介入微创治疗,具体包括哪些?
一、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目前已被国际上公认为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也是最为经典的介入治疗手段。它采用经皮肤穿刺一个小口,将很细的导管直接插管至肿瘤的供血动脉,用碘油和其它颗粒状栓塞剂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养,起到“饿死”肿瘤的目的,同时高浓度的化疗药物聚集在肿瘤内起到“毒死”肿瘤的作用(局部给药约大于全身给药浓度的200倍以上),且全身毒副作用较静脉化疗明显减少。
仅通过一个大腿根部针眼大小的创口,达到精准有效的治疗目的。相较于外科手术——“动刀开胸开腹”,内科放化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真正做到绿色微创治疗的目的。尤其是针对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更是一种不二之选。
目前TACE治疗已经被公认为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甚至可逆转部分患者肝癌分期,使不能切除的肝癌病例转化为可切除的肝癌病例。
(该患者去年首次发现肝癌,因血小板太低无法行外科手术切除,当时病变大小43 mm×38 mm,经TACE治疗后,病变缩小到28 mm×28 mm,且病变无活性组织;患者一年内复查3次,病变均处于灭活状态,目前仍未复发,几乎达到根治效果。)
二、肝动脉置管灌注化疗术(HAIC)
部分肝癌病变较弥漫,病灶范围较大,且肝内多发门静脉受侵犯,病变肝动脉供血不丰富的患者,预期TACE治疗效果欠佳及肝衰竭风险较大时,可以考虑HAIC治疗,通俗地讲是在肝动脉内放置一根导管联通体外,经过导管持续不间断灌入特定配比的化疗药物48 h,“毒死”肿瘤,达到控制肿瘤甚至缩小肿瘤的目的。
三、肝癌消融治疗
肝癌消融治疗包括热消融技术(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冷冻消融技术等。热消融是经皮肤穿刺进入肝内病灶,利用高温热效应,通过组织中极性分子尤其是水分子的振荡加热肝组织,从而在靶区内引起热凝固,通俗点说就是烧死肿瘤,能达到与肝癌切除、肝移植相媲美的根治效果。
尤其是对于单发小肝癌,消融效果可与外科切除相媲美。对于大肝癌或巨块型肝癌,则可以将TACE治疗与消融治疗序贯、有机配合,特别是结节型、团块型肝癌,同样能大大提高肿瘤的完全坏死率,减轻TACE重复次数过多造成的肝损害。
此外,对于肝癌手术切除术后复发或肝功能储备功能差不能耐受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消融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
四、局部放射治疗
(碘-125粒子植入术)
放射性粒子植入是指通过影像学引导技术(超声、CT/磁共振)将具有放射性的核素直接植入到肿瘤靶体积内或肿瘤周围,通过放射性核素持续释放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传统的外照射因放射野大、正常组织耐受量低,其疗效常受到一定的限制。局部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作为传统外照射放疗及化疗的一种补充治疗手段,具有近期疗效好、微创、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特点。
五、门静脉(粒子)支架植入术
针对门脉主干因癌栓形成闭塞的肝癌患者,放置支架作为天桥跨越病变狭窄段。为了对门脉癌栓有更好的治疗作用,“门静脉粒子支架”应运而生。在门静脉主干癌栓部位植入一枚“粒子支架”,该支架“外挂”碘125放射性粒子,在打通门静脉改善肝功能的同时,有持续近距离放射治疗抑制癌栓生长的作用,可谓“一箭双雕”。
介入治疗具有精准、微创、高效、适应范围广以及并发症少等特点
对于早期肝癌患者,病灶大小合适,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选外科切除;对于小于3 cm的病变,如患者不愿外科切除或身体条件不允许外科切除,介入消融治疗是很好的一种根治肿瘤方法,它微创、精准,一根针眼大小的创口,能直达病灶内部,完全灭活肿瘤组织,其远期疗效等同于外科切除,手术当天便可下床活动。
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以上多种介入手段联合应用,成为目前最热门的治疗方法,很多肝癌患者因此获得的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如果病变侵犯血管或发生全身多处转移,介入治疗结合靶药物、免疫治疗及中药治疗的综合治疗,能很好控制病变、延长患者生命。
来源:湖南省直中医医院订阅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