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罕见病诊疗指南——特发性肺纤维化【呼吸和皮肤罕见病】

2022-03-24作者:论坛报沐雨论著
非原创 特发性肺纤维化
概述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病变主要局限于肺部,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其肺组织学病理和(或)胸部高分辨率CT(HRCT)特征性地表现为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


病因和流行病学


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吸烟、粉尘接触、某些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胃食管反流等是IPF的危险因素,端粒酶基因的某些突变可能与家族性IPF有关。


IPF的患病率缺乏大样本流行病学数据。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2/100000~29/100000,发病年龄在中年以上,大量吸烟(>20包年)的老年男性更多见。


临床表现


一般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干咳、劳力性呼吸困难,杵状指(趾)、双下肺分布为主的爆裂音是其典型体征。终末期可以出现发绀、肺动脉高压、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的相关临床表现。IPF也可以是在查体时偶然发现。


IPF是弥漫性肺部疾病的一个代表性疾病。临床表现也与多种弥漫性肺部疾病具有相似性,需要对疾病的高危因素、病程、合并症状、用药史等详细了解。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无特异性血清标记物来诊断IPF,鉴于某些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病可出现类似IPF样的临床、胸部影像学表现,建议检查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CCP)、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以及抗核抗体谱等来除外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病的可能。


2.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对于评价IPF的严重程度、预后非常重要。建议定期检测肺功能指标,包括通气功能、容量测定、弥散功能。早期的IPF的肺功能可能仅仅表现为弥散功能下降,但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典型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障碍。通气功能中的用力肺活量(FVC)大小与IPF患者的预后相关,也是目前公认的IPF治疗相关的临床试验的常用的主要终点指标。不过,对于合并肺气肿的IPF患者,有时仅仅表现为弥散功能下降,通气功能则是正常的。


3.胸部影像学 高质量的胸部HRCT是IPF的首要辅助检查。典型的IPF的胸HRCT呈现典型的UIP型:双下肺近胸膜分布为主的网格、蜂窝影,无大片的磨玻璃影、实变影等表现(表55-1)。


4.病理诊断 仅仅对于胸部HRCT呈现不典型UIP型表现的、疑诊IPF的患者,在排除手术禁忌后安排肺活检,以获取病理学诊断。鉴于IPF患者肺内病变呈现不均一性:病灶分布不均一、病变形态不均一,很难通过支气管镜肺活检标本来诊断IPF,一般需要外科肺活检获取肺组织标本来诊断。UIP型病理学表现是IPF患者的典型病理表型:病灶沿胸膜下、间隔旁分布,伴有蜂窝的纤维化区域与相对正常的肺交替分布:纤维化区域由致密的胶原纤维组织组成,其内可见成纤维母细胞灶,可伴有平滑肌增生。


诊断


IPF的诊断依靠临床表现、高质量的胸部HRCT。部分患者需要结合肺脏病理结果。通过有丰富间质性肺病诊断经验的呼吸科医生、影像科医生和病理科医生之间多学科讨论(MDD),仔细排除其他各种间质性肺炎,包括其他类型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和与环境暴露、药物或系统性疾病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对获得准确诊断至关重要。


1.诊断标准

(1)除外其他已知病因所致的间质性肺疾病,如职业接触、室内外环境暴露、结缔组织病和药物性肺损害等。


(2)未行外科肺活检的患者,HRCT表现为UIP型(表55-1)。


(3)行外科肺活检的患者,结合HRCT和外科肺活检符合特定的类型(表55-2)。


表 55-1 HRCT 上的 UIP 判断标准

2022-02-25_150637.jpg


表 55-2 结合 HRCT 和组织病理学表现的 IPF 诊断标准(需要多学科讨论)

2022-02-25_150713.jpg


鉴别诊断


需要与其他已知病因的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病,尤其是UIP型间质性肺病鉴别。主要包括:


1.职业环境暴露相关的肺纤维化 如慢性过敏性肺泡炎、石棉肺纤维化、尘肺等。


2.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肺纤维化 如类风湿关节炎肺纤维化、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等。


3.药物性或其他化学品所致肺损害 如胺碘酮所致肺纤维化等。


4.放射性肺炎


5.家族性肺纤维化


治疗


本病缺乏有效的治愈性药物,建议给予包括抗肺纤维化药物在内的个体化、综合治疗。


1.非药物治疗

(1)戒烟;


(2)氧疗:静息状态低氧血症(动脉氧分压<55mmHg或指氧饱和度<88%)的IPF患者应该接受长程氧疗,治疗目标指氧饱和度>90%。


(3)呼吸支持: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可能改善终末IPF患者的低氧、呼吸困难,延长寿命。不常规推荐有创性机械通气支持用于终末期IPF患者的治疗。对于合并可能逆转的疾病所导致的呼吸衰竭,如新近合并的肺栓塞、急性缺血性心肌病(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等)等,建议可以予以短期、积极的机械通气支持。机械通气支持还用于IPF患者等待肺移植过程中的呼吸支持。


(4)肺康复锻炼:建议在专家指导下进行个体化肺康复锻炼,包括呼吸生理治疗、肌肉训练(全身肌肉以及呼吸肌锻炼)、营养支持、精神心理支持和教育。


(5)肺移植:是终末期IPF患者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推荐符合肺移植适应证的IPF患者纳入移植等待名单,进行移植前评估;尤其是合并肺动脉高压的IPF患者,建议尽早安排。


2.药物治疗

1)抗纤维化药物:目前国内已上市的抗肺纤维化药物包括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能延缓IPF的疾病进展,但不能逆转纤维化进程。吡非尼酮的推荐剂量一次600mg,每日3次(若不能耐受,可以减至一次400mg,每日3次),尼达尼布的推荐剂量一次150mg,每日2次(若不能耐受,可以减量至一次100mg,每日2次)。吡非尼酮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光敏性皮疹、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等,尼达尼布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腹泻、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等。


(2)抗胃食管反流:尤其适用于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症状的患者,加用质子泵抑制剂、组胺受体拮抗剂等抗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措施。


(3)N-乙酰半胱氨酸:对于已使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的患者,可以继续使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


(4)临床研究表明,以下用法不推荐用于确诊的IPF患者,包括华法林、单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和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等治疗方案。


3.IPF急性加重的治疗 尚无推荐的共识性治疗措施,可以尝试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氧疗、呼吸支持等也是重要辅助治疗措施。


4.预后 IPF患者预后差,诊断后的中位生存期在3年左右。


诊疗流程(图 55-1)

2022-02-25_150944.jpg

图 55-1 特发性肺纤维化诊疗流程图

IPF.特发性肺纤维化;UIP.寻常型间质性肺炎;BAL.支气管肺泡灌洗;SLB.外科肺活检;MDD.多学科讨论


参考文献(略)

来源:国家卫健委《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