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AI 与高通量筛选的 “双向赋能”——菁英论坛亮点回顾 | 第22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

2025-06-26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图片点击图片查看BIDDF 2025系列报道↑↑↑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杜风

审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孙秀静

2025年6月15日,第22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在北京九华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菁英论坛”分会场作为核心前沿板块,吸引海内外学者和医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该分会场聚焦“药物开发与筛选”这一主题,与前沿医药发展方向高度契合,也正是当下消化医学领域亟待突破、意义深远的关键议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郭水龙教授在专场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当前医药研发正面临效率与创新的双重挑战。全球医药研发正站在历史性转折点上:一方面,重大慢性疾病的治疗需求日益迫切,而传统药物研发模式面临 “长周期、高成本、低成功率” 的困境;另一方面,生命科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为突破瓶颈带来了曙光。高通量筛选技术与人工智能(AI) 的结合,正成为重构药物研发范式的核心驱动力。这不仅是技术工具的升级,更是医药研发思维的革新。当算法的算力、数据的潜力与生命科学的奥秘深度融合,相信未来5~10年,药物研发将迎来 “精准发现、快速验证、个性化适配” 的新时代。


图片1.png



图片2.png




1


谢正伟研究员

AI 赋能的药物研发及其应用案例


本专场共有6位专家进行前沿分享。北京大学医学部谢正伟研究员从人工智能的角度切入,带来 “AI 赋能的药物研发及其应用案例”。在大数据与算法飞速发展的当下,AI 技术能够加速药物研发流程,精准预测药物效果,为新药开发开辟了全新赛道,让我们看到科技与医学深度融合所迸发的强大力量。

图片3.png
图片4.png



2


郑迪威研究员

细菌生物材料及药物递送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院郑迪威研究员关于“细菌生物材料及药物递送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的研究,为药物递送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巧妙利用细菌生物材料,或许能实现药物的靶向、高效运输,大大提升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是药物开发领域的重要创新探索。


图片5.png
图片6.png



3


齐湘兵研究员

基于高通量小分子筛选的新药物靶点鉴定和新药开发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齐湘兵研究员带来的 “基于高通量小分子筛选的新药物靶点鉴定和新药开发”,借助高通量技术的高效与精准,能够在海量小分子中快速锁定潜在药物靶点,为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基础,有望加速创新药物的诞生,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图片7.png
图片8.png



4


舒邵坤研究员

肿瘤单细胞药物组学新方法


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舒邵坤研究员分享的 “肿瘤单细胞药物组学新方法”,深入单细胞微观世界,从分子层面剖析肿瘤与药物的相互作用机制,这将帮助我们更加精准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为肿瘤治疗药物开发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图片9.png
图片10.png



5


肖佳研究员

酒精性肝病的新药创制


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肖佳研究员针对 “酒精性肝病的新药创制” 展开研究,直击现代社会常见的健康问题。酒精性肝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相关新药的研发迫在眉睫,肖教授的研究成果将为这类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图片11.png
图片12.png



6


杜风副研究员

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疾病防治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杜风副研究员聚焦 “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疾病防治研究”,深入了解疾病的进展机制,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发预防与治疗药物,这对于降低消化道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图片13.png
图片14.png


图片


此次论坛是一场学术的盛宴,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各位专家分享真知灼见,共同探讨药物开发与筛选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期待通过此次论坛,凝聚各方智慧,进一步推动消化疾病领域药物研发的创新与发展,为提升我国消化疾病的诊疗水平贡献力量。


北京友谊医院也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我院在消化领域的优势,整合资源,搭建更优质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平台。



END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