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儿童咳嗽用药最常见的三大问题

2025-01-17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非原创
重点关注

咳嗽是一种呼吸道常见症状,是呼吸道对各种刺激的保护性反射,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会对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影响。儿童咳嗽根据持续时间,可分为急性咳嗽(<2周)、迁延性咳嗽(2~4周)和慢性咳嗽(>4周);根据无痰或有痰,可分为干性咳嗽和湿性咳嗽(建议以每天痰量>10ml作为湿咳的标准)。


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是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和感染后咳嗽(PIC)。


其中<6岁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常见的是PIC、CVA 和UACS,婴幼儿慢性咳嗽要警惕支气管异物吸入的可能,气道异物吸入主要分布在1岁以下儿童(占比50%);


≥6岁儿童慢性咳嗽病因以UACS和CVA为主,心因性咳嗽或多病因性咳嗽的比例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心因性咳嗽在6~14岁儿童多见。


儿童咳嗽是否需常规使用抗菌药物?


不推荐儿童急性咳嗽常规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儿童急性咳嗽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有自限性。早期使用抗菌药物并不能减轻咳嗽和其他症状或缩短病程,反而会致药物不良反应和诱导细菌耐药,故不予常规推荐。


当急性咳嗽病程迁延或症状加重时,尤其有基础疾病的儿童,需考虑合并细菌感染的可能,并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PBB)是引起5岁以下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的重要病因,常见病原体包括未分型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卡他莫拉菌等,均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敏感。


阿莫西林(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对常见呼吸道感染致病菌敏感,推荐其为首选。当临床判断急性咳嗽需使用抗菌药物时,建议首选口服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常规疗程为5~7d。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1~14∶1)25~30mg/(kg·次)(按阿莫西林剂量计算),每12小时1次,阿莫西林最大剂量不超过2g/d。存在青霉素过敏时,可选用口服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或大环内酯类药物。


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会诱发细菌耐药、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等,故不推荐长期使用,但PBB疗程至少需2周。


注意事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也可能出现失眠、头晕等,对症处理或停药后可好转。偶见荨麻疹和皮疹,若发生应立即停药,必要时使用抗过敏治疗。若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抢救。不宜与双硫仑等乙醛脱氢酶抑制剂合用。


儿童慢性非特异性咳嗽是否需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


慢性非特异性咳嗽指咳嗽为主要或唯一表现,经适当检查与评估后,仍无明确病因的慢性咳嗽。


糖皮质激素有抗炎与抗过敏作用,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中CVA、非哮喘性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NAEB)和变应性咳嗽等均对ICS有效,故对儿童慢性非特异性咳嗽建议优先使用中低剂量ICS,治疗2~4周后进行重新评估。


注意事项:ICS不良反应有口咽部念珠菌感染、口咽腔黏膜干燥、发音障碍、支气管痉挛咳嗽等。使用后立即漱口漱喉,可有效减少局部不良反应。漱口时应将水含在嘴里,利用唇颊部的肌肉运动,使漱口水通过牙缝,达充分漱口的作用。反复3-5次,必要时可用淡盐水含漱。


最后一口温开水可吞服,将咽喉深部滞留药物冲入胃内消除。有条件者可刷牙以便达到将牙缝及口腔内滞留药物清漱的目的。防止雾化药物进入眼睛,吸药后应清洗脸部,以减少皮肤吸收药物。


长期小剂量用药未见对儿童生长发育、骨质疏松、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长期大剂量用药,应定期检查皮肤、骨骼、代谢等情况,必要时检测血清皮质醇及相关激素水平、血清骨钙素水平,以监测不良事件的发生。ICS有增加静脉血栓栓塞(VTE)特别是肺栓塞(PE)的风险。


儿童咳嗽是否需使用抗组胺药物?


不推荐儿童急性咳嗽常规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


对变应性鼻炎引起的UACS,推荐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有抗过敏、抗炎作用。


对6岁及以上非变应性鼻炎引起的UACS,建议可使用第一代抗组胺药物联合减充血剂进行治疗,建议用于≥6岁的儿童UACS,疗程不超过7d。


此外,第一代抗组胺药物有抗过敏、抗胆碱作用,并易透过血脑屏障,与脑细胞的组胺受体结合,抑制组胺对中枢系统的兴奋作用,而有一定的中枢镇咳作用,故能消除或减轻打喷嚏、流涕、咳嗽症状,可用于普通感冒引起的急性咳嗽、PIC。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第二代新型抗组胺药物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也基本无抗胆碱作用,不推荐在感冒中使用。


注意事项:第一代及某些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可能有中枢抑制作用,会产生嗜睡,故司机等需保持高度警觉者及老年人易摔倒,应慎用。第一代抗组胺药物有抗胆碱作用,会致眼压升高、视物模糊,青光眼者慎用。抗胆碱作用还会致口干、便秘、勃起功能障碍及排尿困难,老年人及前列腺肥大者慎用。


END


转自:基层医界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