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罕见病例:伴肠母细胞分化胃腺癌

2022-12-20作者:论坛报林皓资讯
非原创

微信图片_20221207102205.jpg


作者: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艳丽 

年龄:76岁

性别:男性

一般病史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6岁,主诉:“呕血6天,确诊胃癌2天。”患者于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血,量约20ml,伴乏力,无腹痛、腹胀,无发热。患者于当地医院行胃镜+病理检查示:胃腺癌。遂来我院进一步治疗,腹部CT示:贲门胃小弯侧胃壁增厚,局部较明显欠均匀强化,考虑Ca(图1)。入院完善相关检查予手术治疗。

微信图片_20221207173750.png

图1 腹部CT示胃小弯侧胃壁增厚

病理学检查

大体所见:部分胃组织,大弯长33.0 cm,小弯长7.0 cm,于胃小弯侧贲门处见一溃疡型肿物,大小3.5 cm x3.0 cm x1.5 cm,切面灰白质硬,侵及全层。

光镜所见:

微信图片_20221207173754.png

低倍镜下可见肿瘤细胞染色浅淡,呈腺管状、乳头状、筛状或实性片状生长。

微信图片_20221207173756.png

中倍镜下可见肿瘤细胞胞质丰富透明或略嗜酸,类似于胚胎发育时期肠黏膜上皮,间质可见较多淋巴细胞浸润。

微信图片_20221207173758.png

高倍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呈腺管状、巢团状生长,胞质丰富透亮或略嗜酸,细胞核呈圆形、卵圆形,核透亮,可见核仁。

微信图片_20221207173801.png

高倍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呈实性、巢团状生长,细胞界限清晰,胞质丰富透亮,细胞核呈圆形、卵圆形,核染色质中等粗细。

免疫组化结果:肿瘤细胞呈AFP(+),SALL-4(+),Glypican-3(+),CD10(灶状+),CDX-2(灶状+),Her-2(0), MSH6(+),MSH2(+),MLH1(+),PMS2(+),S-100(神经侵犯+),CD31(-),Ki-67(30%+)。

免疫组化:image.png

诊断结果

病理诊断:(胃)伴肠母细胞分化的胃腺癌。

讨论:伴肠母细胞分化的胃腺癌(GAED)是一种罕见的胃腺癌类型,也称为透明细胞胃腺癌或者胎儿型肠样腺癌, 是一种具有原始肠上皮结构和分化表型的腺癌,常伴血清AFP的升高,与普通型胃腺癌相比,GAED脉管侵犯更多见,淋巴结和肝脏转移率高,预后极差,应引起重视。

临床特点:GAED多见于中老年人(59~85岁,平均年龄73岁),男性多见(男:女=23:6),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为腹痛、呕血、黑便等消化系统症状。影像学上,GAED多表现为胃壁不规则增厚,或呈明显的占位性病变,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可有淋巴结肿大。
病理学检查
大体:GAED大体检查类似于普通胃腺癌,以溃疡型肿物多见,其次为隆起型肿物,肿瘤最大径1.5~9.5cm(中位最大径6.0cm)。
组织学:肿瘤细胞排列成管状、乳头状、筛状、腺样结构,也可呈实性、巢团状生长,胞界相对清晰,具有特征性透明或略嗜酸性胞质,类似于妊娠早期(2~4个月)胎儿肠样结构,胞质丰富,富含糖原,细胞核呈圆形、卵圆形,核染色质中等粗细,或者核透亮,可见核仁;间质可见较多淋巴细胞浸润;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极常见;同一病例中GAED往往与普通型胃腺癌混合存在,也可见神经内分泌肿瘤、卵黄囊瘤样胃癌、肝样腺癌成分。
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SALL4、 Glypican-3、AFP、CDX2、CD10。
分子改变:研究发现约70%GAED具有TP53基因突变,约20%~30%具有HER2基因扩增。
鉴别诊断
1.肝样腺癌:与GAED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有重叠,肝样腺癌常排列成实性、小梁状,瘤细胞呈多角形、肝细胞样,胞质丰富嗜酸、颗粒状,一般弥漫强表达AFP、 Glypican-3、SALL4、HepPar-1,而不表达 claudin6、CD10和CDX2。
2.卵黄囊瘤样胃癌:极其罕见,以微囊样、星网状、裂隙样及乳头状结构为主,特征性结构是所谓的,Schiller-Duval小体,细胞扁平或立方,胞质透明、嗜酸性,也可表达癌胚蛋白(AFP、 Glypican-3、SALL4)。
3.普通型胃腺癌:也可表现管状、乳头状结构,但一般不具有透明清晰的胞质,一般不表达癌胚蛋白(AFP、 Glypican-3、SALL4),而表达(Pan-CK、CK20、CDX-2)。
4.转移性透明细胞癌:结合病史及免疫表型可以诊断,如透明细胞肾细胞癌(表达PAX-8、CD10、Vim、EMA)、透明细胞型肝细胞癌(表达Hep-par-1、AFP、 Glypican-3,不表达SALL4)。
治疗:主要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对转移患者辅以化疗。HER2扩增患者,选择曲妥珠单抗,可以改善HER2阳性患者的总生存率,另外DNA甲基转移酶(DNMT)在肿瘤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也被认为是各种癌症的治疗靶点,其抑制剂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


来源:病理之家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