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严苛的家教会造就不一般的孩子?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但是否越严厉的教育就能培养出越优秀的孩子?科学研究表明,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近日,一项由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圣贾斯汀医院研究中心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研究表明,在没有受到严重虐待和患有亚临床焦虑症的情况下,如果在童年时期长期接受来自父母的严苛教育,青少年的大脑发育会受到长期不良影响。
该研究发现,一些青少年较小的大脑结构与父母反复对孩子生气、殴打、摇晃或大吼大叫行为有关。相关研究以 “Prefrontal cortex and amygdala anatomy in youth with persistent levels of harsh parenting practices and subclinical anxiety symptoms over time during childhood” 为题,发表在科学期刊《发展与心理病理学》(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上。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提及的 “严苛教育习惯” 是指一些生活中普遍的行为,或者是被加拿大乃至世界各地的大多数人认为在社会上可以接受的行为。
该研究的作者之一 Sabrina Suffren 博士说:“这些影响不仅仅在于大脑的变化。我认为重要的是让父母们和全社会明白,频繁使用严苛的教育方式会损害孩子的成长,包括他们的社会和情感发展,以及他们的大脑发育。”
严苛教育,危害不小
一个人童年时期经历的逆境会对他的心理和社交等方面产生很多负面影响,无论是遭受过严重的虐待(比如性虐待、身体虐待和情感虐待),还是被忽视甚至是 “被严格控制”(institutionalization),都与日后的焦虑和抑郁症等紧密相关。
先前的许多研究已经表明,在儿童时期经历过被严重虐待的年轻人,其大脑的前额叶皮层和杏仁核较小,而这两个结构在人体情绪调节以及焦虑和抑郁症的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还没有研究明确大脑结构的解剖学差异与经历的逆境或焦虑存在直接关系。
本文的作者之一 Valérie La Buissonnière-Ariza 博士在其 2019 年发表的一篇题为 “Chronic harsh parenting and anxiety associations with fear circuitry function in healthy adolescents: A preliminary study” 的论文中就曾揭示,一些父母所采取的经常对孩子发火、打屁股、大喊大叫或者剧烈摇晃孩子等教育方式,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La Buissonnière-Ariza 表示:" 众所周知,童年时期的逆境会在人们的心理和社交方面产生很多负面后果。但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研究只关注最糟糕的逆境案例,比如被虐待、忽视并从父母身边带走的儿童。我们想看看那些更 ‘良性’ 的逆境事件(相当普遍甚至容易被接受的事件,比如父母对孩子大喊大叫、拍打他们的手或屁股等)对孩子的影响。我们惊奇地发现,这类苛刻的教育行为不仅会影响孩子到十几岁,这种影响还与孩子大脑功能的变化有关,尤其是大脑中处理恐惧和焦虑方面的结构。”
但是,还没有研究人员关注过在不存在严重虐待的情况下,仅仅经历严厉教育的青少年在杏仁核和前额叶皮层的解剖结构上表现出来的差异。为此,他们研究了在没有受到严重虐待的情况下,严苛的父母教育与亚临床焦虑症状和大脑解剖结构之间的联系。
论文指出,该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父母行为和亚临床焦虑症状的神经发育状况,提高人们对于在没有严重虐待的情况下,减少使用强迫性教育方式的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在儿童时期父母粗暴教育的情况下,能够制定以神经改变和症状为依据的家庭干预措施。
大脑结构体积减小
这项研究的优势之一在于,它使用了蒙特利尔大学儿童心理社会失调研究小组(GRIP)和魁北克统计研究所在 2000 年代初在圣胡斯汀出生的儿童的监测数据。作为此监视的一部分,该项目每年对 2.5 岁至 9 岁的孩子进行育儿习惯和儿童焦虑水平评估,然后根据孩子们对持续苛刻的养育做法的暴露程度(低或高),将这些数据用于分组。
该研究使用发展轨迹方法,将 1761 名青少年分布四个兴趣组中,并在他们 2.5-9 岁期间,根据年轻人的焦虑症状,通过分析母亲的严苛教育习惯来估计发展轨迹。在这些青少年 12-16 岁时,对他们进行了一次 MRI 检查。
图|(a)为青年焦虑症状,图(b)为母亲苛刻的父母养育方式的发展轨迹组(N = 1761)
该研究比较了健康青少年(12-16 岁)的灰质量和皮质厚度,他们在 2.5-9 岁之间经历了或高或低程度的严苛的父母养育行为,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高低不等的亚临床焦虑症状水平。
图 | 青少年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分别为高、低程度的严苛的父母教育方式,以及青少年高、低水平的焦虑症状
研究发现,童年时期长期经历过父母早期高水平严苛教育的青少年与没有这些经历的同龄人相比,他们的额叶前额皮层和杏仁核的体积较小;严苛的教育与青少年大脑杏仁核的体积和喙前扣带回皮层厚度的亚临床焦虑症状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
研究人员观察到,即使儿童没有经历过更严重的虐待行为,但对于在童年时期反复遭受严厉教育的青少年中,相同的大脑区域也较小。Suffren 说:“这些发现既重要又新颖。该研究首次将严重虐待行为中的严苛教育行为与大脑结构体积减小联系在一起,这与我们在严重虐待行为受害者中所看到的情况相似。”
Suffren 说:“请记住,这些孩子在 2.5-9 岁期间一直经受来自父母的严苛教育,这意味着他们的大脑结构体积差异与儿童时期反复经受的教育习惯有关。”
尽管已有大量的数据支撑该研究结论,但作者在论文中也指出,该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中观察到的大脑结构异常,可能是早期生活压力所致,也可能是遗传所诱发的逆境暴露、心理创伤和与压力相关的疾病易感性所致。同时,该研究还缺乏这些母亲怀孕期间的数据(比如酒精、药物、压力)和父母精神健康的数据,而且有关父母教育方式和焦虑数据,可能缺乏一定的可靠性。
研究人员指出,他们将在未来几年中继续追踪这些年轻人的监测数据,可能有助于确定他们成年后对心理病理的风险和适应力的大脑标志物。
来源:学术头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