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盛夏至,聚滨城,话房颤,第17届心房颤动国际论坛隆重开幕!

2019-07-12作者:论坛报木易会议
心房颤动

1.jpeg

2019年7月12日,第17届心房颤动国际论坛(CAFS 2019)在美丽的海滨之城大连如期盛大开幕。众多海内外电生理专家汇聚一堂,围绕心房颤动防治前沿热点和临床实践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在盛夏之巅享受这场学术盛宴。

本次论坛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大连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大连心脏学会共同主办,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承办,辽宁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大连市医学会、大连市医师协会等协会协办。

夏云龙教授.jpg夏云龙教授

大会开幕式由大会副秘书长夏云龙教授主持,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前任主任委员黄从新教授,大会执行主席、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心律学会前任主任委员马长生教授,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现任主任委员黄德嘉教授,学术委员会共同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教授,大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黄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张卫国教授,大连市医学会秘书长林君,大会特邀专家、日本心律学会(HRS)主席、日本筑波大学Akihiko Nogami教授,大会特邀专家、美国心律学会(HRS)会员、多伦多大学Atul Verma教授,大会共同主席、美国心律学会(HRS)前主席、美国梅奥医学中心Douglas L.Packer教授,大会特邀专家、伯明翰大学心血管科学研究中心Gregory YH Lip教授,大会特邀专家、印度心律协会(IHRS)秘书长、新德里超级专科医院Vanita Arora教授,学术委员会共同主席、美国梅奥医学中心查咏梅教授,大会组委会共同主席、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程杰教授,大会共同主席、美国华裔心脏协会(cnAHA)前任主任委员、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李剑明教授,大会特邀专家、西奈医学中心王勋章教授,大会执行主席、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延宗教授等专家出席开幕式。

黄从新教授、马长生教授、黄德嘉教授、Douglas L.Packer教授、张卫国教授、黄斌副主任依次致辞。

黄从新教授.jpg黄从新教授

黄从新教授表示,一晃17年过去了,我们记住了大连,我们记住了两个团队-大连医科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我们记住了两个人-马长生和杨延宗,我们记住一支队伍-房颤防治领域老中青相结合的队伍。我们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中间产生出了一批丰硕的成果,这批丰硕的成果已经大大的造福于广泛的病人。我们的责任是响应总书记的号召,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出我们的智慧和理念。明天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将会更重,将会更艰巨,将会更需要我们百倍的努力去完成。总而言之,感谢17年来对这一个平台大力支持的政府、社会国家人群以及广泛的专家和学者。

马长生教授.jpg马长生教授

马长生教授在发言中提到,从1993年开始每年都来大连,回到大连就是回到了家,大连是我们心律失常革命的发源地。在房颤的治疗的道路上我们走了一半,并提出期望:中国的电生理事业和房颤管理达到国际标准,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他们得到的医疗都是和欧美发达国家一样;安全倍增、培训效率倍增的情况下,希望年轻人将节省出来的时间做好药物治疗、临床管理,因为目前房颤的治疗一半是综合管理、抗凝治疗,一半是导管效应。

黄德嘉教授1.jpg黄德嘉教授

黄德嘉教授说道,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们每年来大连参会,那个时候中国导管消融、电生理事业刚刚起步,大连在这个过程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年房颤国际论坛开了第17届,这17年以来,我国在房颤的规范化管理,在导管消融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国家经过最近几年房颤中心的建设、心源性脑卒中、防治基地的建设,现在规范化管理进步很快。房颤抗凝的治疗比例,在城市医院已经超过50%,导管消融的总量去年接近5万例。那么这些引人瞩目的成就,就是大家的共同努力的成果。

Packer教授.jpgDouglas L.Packer教授

Douglas L.Packer教授是第11次来大连参会,至今他还能记得第一次来参会的情景。来中国参会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一起工作,感到很荣幸,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从彼此身上学到很多。

张卫国教授.jpg张卫国教授

张卫国教授代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致辞,大连房颤会已走过16个年头,交流学界最新技术成果,共磋行业热点潮流,一直秉持权威性、前瞻性、学术性和专业性的特点,朝着更加系统化、多元化、国际化、创新化的方向科学发展。发展成为覆盖全国、面向世界的心房颤动领域一年一度的重要国际性学术盛会。尤其可喜的是,去年夏云龙教授成功获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位专家的帮助和兄弟医院的支持。在此,向在座的各位专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黄斌主任.jpg黄斌副主任

黄斌副主任讲话中提到,健康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总书记讲,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当前,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第一大杀手,特别是像大连,人口老龄化比较严峻的城市,关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更具有现实意义。这次会议既是中国心血管疾病领域的一次盛会,也是大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的一次重要的里程碑,对于大连心血管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期4天的会议,370余位国内顶级专家助阵房颤会,创历史新高。黄从新教授带来《中国房颤综合管理报告-30万例数据分析》,大数据梳理房颤管理的现状与问题。马长生教授带来的《心房颤动的预防与综合管理》为房颤综合管理开出“处方”。黄德嘉教授带来《房颤卒中低危病人的抗凝治疗》精彩讲题。Douglas.L.Packer教授将在房颤会做《CABANA试验对房颤指南制定的影响和建议》备受期待。680余个学术任务,透彻解读房颤。56场手术演示,50余个中心全程参与,涵盖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左心耳封堵等多种介入治疗技术。10余位国际顶级专家,增强房颤会“国际范儿”。美国HRS主席、日本HRS主席、欧洲心律学会主席、印度心律学会主席、美国华裔心脏学会主席等国际顶级学术机构首席专家从国际角度带来房颤领域的报告,更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云上房颤会”首次开播,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通过远程会议的形式参与房颤会,海纳百川。多个学术组织开设联合论坛,各具特色。12场辩论,在争鸣中达成共识。每一个辩题都将触发爆点,每一个话题都在争议中前行。精心遴选的辩题,旨在搭建争鸣的平台,求同存异,发挥学术会议的价值。

今年是房颤导管消融术开创20周年,心房颤动国际论坛始终以全球化视野和高端定位,秉承紧扣学术前沿、传递学者声音、推动学科发展的宗旨,推动我国房颤防治水平不断发展。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