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孕8周前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翻倍不佳,甚至下降,一定是优胜劣汰的结果吗?
近日,浙江省人民医院一项保胎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前沿-免疫学(Frontiers in Immunology)》发表,影响因子8.8分。
该论文《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阻滞剂挽救潜在流产妇女10例报告》(《TNF-alpha blockers to rescue pregnancy in women with potential pregnancy loss: A report of ten cases》)为诸多准妈妈带来好消息,这也是国际首次有正式报道的将孕8周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下降挽救回来的文章。
通讯作者周菲菲表示,既往认为早孕期自然流产发生率较高,1次自然流产可达15%~25%,2次自然流产发病率为2%~5%,3次自然流产发病率仍有1-2%。大多数早期流产发生前都存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上升缓慢甚至下降。国际上主流观点是顺其自然,虽然一次自然流产有50%左右胚胎染色体异常概率,但是自然流产次数越多,胚胎本身异常概率越小,母体自身因素影响越大,再次怀孕胎停的概率也越来越大。
论文总结了她领衔的保胎专家团队近年来的保胎心得,提出了一项保胎方案,即在确保母胎安全的基础上大胆采用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阻滞剂干预保胎。周菲菲解释道,妇女妊娠过程中,若体内细胞免疫紊乱,过高的促炎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会激活凝血系统,引起胚胎着床部位的血栓,最终导致胚胎血供不足,严重者因没有充足血供进一步导致胎死宫内。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阻滞剂可以帮助降低过高的肿瘤坏死因子-α,从而保护胚胎正常妊娠。这项研究报道了10例在妊娠前8周至少有一次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早期下降的患者,并定期跟踪调查,产科预后良好。未观察到胎儿、新生儿或孕产妇健康问题。
周菲菲认为,相对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下降,孕8周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增长缓慢的患者也非常多,若不干预,这类患者怀孕妊娠结局往往不良,下降常常意味着胎死宫内。在保障孕妇、胚胎安全的情况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下降予以保胎,有助于某一类特定人群,让很多孕妈妈受益。
另,产科仲子星医师为论文第一作者。
周菲菲,浙江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师从何嘉琳、傅萍、连建伟等多位国家级名老中医。担任主编、副主编著作书籍3部,发表国内外论文数篇。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流产、反复移植失败、免疫性不孕,宫外孕、产后残留、人流及药流不全、胎儿生长受限、尿失禁等妇产科疾病。
通讯员:浙江省人民医院 杨陶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