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半年前,75岁的张奶奶因反复胃痛、食欲下降就医,胃镜检查确诊为中-低分化腺癌,部分为印戒细胞癌。
起初,张奶奶在当地做了传统螺旋CT检查,影像显示肿瘤位于胃窦部,但由于图像分辨率有限,肿瘤侵犯胃壁的具体层次模糊不清,无法准确判断肿瘤侵犯胃壁的深度,也不能确定周围血管是否受侵犯,分期结果停留在“疑似T3期”。
这不仅让医生难以精准制定手术方案,也让张奶奶和家人陷入焦虑。
在医生的建议下,张奶奶转诊至浙江省内最早配备光子计数CT的浙大二院重新评估。这项技术之所以能突破普通CT的局限,核心在于“探测技术”的升级:
传统CT的探测器只能笼统收集X射线能量,成像时容易混入噪声,导致细节模糊;而光子计数CT的探测器采用特殊材料,能像“精准计数器”一样,逐个捕捉X射线光子,还能区分不同能量的光子,从而生成更清晰的图像,精准呈现病变细节。
检查后,医生通过光子计数CT生成的“虚拟单能图像(VMI)”进行分析——这是该技术的关键能力之一。
简单来说,虚拟单能图像能通过技术筛选出特定能量的X射线成像,不同能量对应不同观察优势。研究已证实,60keV的虚拟单能图像是观察胃癌的“最佳选择”,在这个能量下,肿瘤与正常胃壁的对比最明显。
张奶奶的60keV虚拟单能图像中,医生清晰看到肿瘤边界,高强化的肿瘤超过胃壁总厚度的50%,并未侵犯胃壁的全层。基于此,放射科医生将张奶奶的肿瘤分期精准判定为“T2期”,而非传统CT怀疑的T3期。
光子计数CT的另一关键能力——“T3D重建图像”,则为手术安全再添保障。T3D图像如同给血管做了“3D建模”,信噪比和对比度远优于普通 CT,血管的走向、是否被肿瘤侵犯都清晰可见,医生明确看到胃周血管未受肿瘤累及,不存在血管侵犯风险。
更让张奶奶安心的是,尽管图像清晰度大幅提升,光子计数CT的辐射剂量却更低。它能高效捕捉X射线光子,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浪费,张奶奶此次检查的有效辐射剂量比普通腹部CT低约30%,对身体负担更小。
凭借光子计数CT的精准分期结果,医生确定张奶奶适合进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并根据清晰的影像提前规划好手术路径,避开关键血管和组织。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与光子计数CT的术前分期完全一致,均为T2N0M0期,无需后续辅助化疗。
如今,张奶奶术后恢复良好,定期复查未发现异常。
对胃癌患者而言,光子计数CT不仅是一项技术突破,更是术前评估的“精准导航仪”。它让肿瘤分期从“模糊推测”变为“清晰判定”,帮助医生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降低手术风险,为患者的康复打下坚实基础。
如果身边有人确诊胃癌需要术前评估,不妨和放射科医生沟通,看看是否适合通过光子计数CT进行检查,让精准的“术前侦察”为后续治疗保驾护航。
哪些人推荐做光子计数CT?
(1)冠脉放了支架的,或脑动脉放了支架的患者,需要定期随访、看到支架内情况
(2)血管上有斑块,需要明确斑块性质成分
(3)怀疑隐匿性的骨折
(4)排查比较小的肺结节
(5)有肿瘤需要定性、评估
作者:余日胜 陈英 林斌
来源:浙大二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