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冠心病合并心衰,β受体阻滞剂该怎么用?

2021-02-21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冠心病心力衰竭非原创

β受体阻滞剂被称之为“200年以来继发现洋地黄后的最伟大发现”,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石药物之一。

 

冠心病是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病,42%的新发心力衰竭可归因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如何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β受体阻滞剂如臂使指,是临床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近期发表的《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规范治疗冠心病的中国专家共识》对此进行了清晰的阐述和推荐。

01
左中括号
β受体阻滞剂有助于打破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恶性循环
左中括号

 

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坏死,会引起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减低,进而引发心力衰竭;而心力衰竭引起的心输出量下降、血压降低,又会影响冠状动脉灌注,此外由于血压的下降,心率增快,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肌耗氧,加重心肌缺血。

 

而β受体阻滞剂可以通过阻断交感神经,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减慢心率,减低心肌收缩力,来降低心肌氧耗,改善心肌缺血。β受体阻滞剂还可以阻断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造成的心室重构,打断因心肌缺血或心力衰竭造成的恶性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β受体阻滞剂用于心力衰竭,会出现药物短期药理作用和长期生物学效应“相反”的表现:β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种很强的负性肌力药,在治疗初期,对心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射血分数降低;而长期治疗则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增加射血分数,甚至延缓或逆转心肌重构。

 

共识指出,在无明显水钠潴留情况下,病情相对稳定的冠心病合并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首选β受体阻滞剂,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

 

这里的病情相对稳定是指血流动力学和心力衰竭症状相对稳定,即在不应用静脉正性肌力药物或利尿剂的情况下,患者也能够相对稳定。

 

禁忌证包括:心源性休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无心脏起搏器)、心率<50次/min、低血压(收缩压<90 mmHg)、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

02
左中括号
“小剂量比较安全”是想当然,β受体阻滞剂应遵循“BETA”原则
左中括号

 

虽然,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实际应用比例和规范程度却并不乐观。

 

我国心衰研究(China-HF)研究显示,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β受体阻滞剂应用率仅为50.6%,正在进行的心力衰竭中心注册研究显示约80%。

 

还有就是部分医生认为“小剂量比较安全”,担心β受体阻滞剂靶剂量会影响患者心率,长期维持在较低剂量,很多患者并未达到目标剂量。

 

这里暴露出β受体阻滞剂应用的重要问题:何时应用,如何增加剂量,增加剂量后不耐受如何处理。

 

共识指出,冠心病患者β受体阻滞剂应用应遵循的“BETA”原则,即Beneficial assessment(获益评估)、Enough dosage(足量应用)、Timely usage(及时使用)、Adequate titration(充分滴定)。

 

对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共识指出,无禁忌证则应尽早应用β受体阻滞剂,起始剂量宜小,一般为靶剂量的1/8;滴定剂量及过程需个体化,如果患者能耐受前一剂量,则每隔2~8周剂量加倍直至达到指南推荐的靶剂量,并坚持长期使用;静息心率应降至60次/min。

 

具体药物选择,共识指出选择已有证据证实可降低死亡率的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剂型、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

 

如果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加重、心动过缓、低血压、乏力,则需考虑增加β受体阻滞剂耐受性,可从四方面着手:若容量减少,则减少利尿剂剂量;在同类药物中换药;减少其他房室结阻滞剂的剂量;减少钙拮抗剂的剂量。

 

在新诊断HFrEF患者中,在无禁忌证或不耐受情况下,先用β受体阻滞剂还是先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共识指出,先用前者或后者并无区别。当患者处于肺淤血状态时,ACEI/ARB耐受性更好。若患者无明显肺淤血及水钠潴留状态且静息心率比较快时,β受体阻滞剂耐受性更好。

 

部分HFrEF患者可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和ACEI/ARB合用,交替和逐步增加剂量,分别达到各自的靶剂量。若β受体阻滞剂已达到靶剂量,窦性心律≥70次/min,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可考虑加用伊伐布雷定。

 

此外规范应用β受体阻滞剂还需考虑患者的依从性,要嘱咐患者需定期门诊随访,并在家规律监测血压和心率,以观察药物疗效进而调整剂量滴定至靶剂量或个人最大耐受量,达到长期改善心力衰竭症状和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作用。

03
左中括号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重要性
左中括号

共识推荐,若无禁忌证,冠心病合并HFrEF的患者均需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

 

有部分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以及其他抗心力衰竭药物后心功能恢复,就想停用β受体阻滞剂。但有研究显示,恢复到正常射血分数的患者停用了这些药物之后,约40%患者可能因为停药心脏功能会再次恶化。

 

此外,应用β受体阻滞剂应避免突然停药疗,突然停药可能会使慢性心力衰竭病情恶化、增加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危险,特别是高危患者。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