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第三天丨免疫治疗不良反应与疗效关系

2025-09-03作者:论坛报岳岳资讯
原创

2eead4b558ba88aa69f109201790b879.png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肿瘤免疫治疗以其独特的机制和显著的疗效,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免疫治疗并非“万能钥匙”,其伴随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不容忽视。为了提升基层医生对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识别能力和规范化管理水平,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特别邀请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任秀宝教授团队,推出以免疫治疗不良反应规范化诊疗”为主题的体系化专题活动,深入探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机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等内容,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为基层医生提供一套全面、系统、实用的知识体系


理论篇
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疗效与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关系


作者: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生物治疗科 李舒展


近年来,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迅速发展,恶性肿瘤的治疗进入了全新的免疫治疗时代。然而,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发生在临床实践中带来了挑战,并引发了关于其与治疗疗效之间关系的广泛探讨。已有研究表明,irAEs的出现可能与更佳的治疗反应相关,但这种关联具有复杂的机制和显著的临床异质性。本文将从可能的机制、临床证据、患者管理及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系统探讨irAEs与免疫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


一、不良反应与疗效关系的可能机制


01
免疫系统的激活

ICIs通过阻断免疫抑制信号通路(如CTLA-4或PD-1/PD-L1通路),恢复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从而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清除能力。然而,该机制也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对正常组织的攻击,表现为irAEs的发生。


抗肿瘤活性与免疫激活:irAEs的出现通常提示免疫系统的持续激活状态,且免疫活性较高,这种免疫反应可能是实现显著治疗效果的前提。


T细胞的“双刃剑效应”:T细胞的活化可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但也可能导致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引发自身免疫反应或组织损伤。该机制使irAEs成为免疫治疗疗效的潜在间接标志。


02
免疫靶点的共享

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可能共享某些免疫靶点。例如,肿瘤抗原与自身抗原之间存在结构相似性,导致免疫反应同时作用于肿瘤细胞和正常组织。


交叉反应机制:免疫治疗解除免疫抑制后,免疫系统可能对肿瘤抗原和正常组织抗原产生交叉应答,从而在发挥抗肿瘤效应的同时损伤正常组织,导致irAEs的发生。例如,PD-L1在某些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可能引发器官特异性的毒性反应。


03
系统性免疫反应

irAEs也可能是全身性免疫激活的标志。研究表明,发生irAEs的患者通常表现出更高的循环免疫细胞活性(如效应T细胞增多)以及更强的细胞因子释放。


全身免疫反应与疗效的联系:系统性免疫激活通常与更佳的肿瘤控制效果相关,例如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二、临床证据


01
总体趋势

多项临床研究显示,irAEs的发生与免疫治疗疗效存在显著相关性:


黑色素瘤和肺癌:一项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表明,发生irAEs的患者中位OS显著延长,而未发生irAEs的患者疗效较差。类似的趋势也见于晚期黑色素瘤患者。


肾细胞癌: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发生irAEs的患者中,肿瘤完全或部分缓解率显著更高。


02
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


irAEs的严重程度对治疗疗效的影响存在差异:


轻度至中度irAEs:如甲状腺功能异常、轻度皮疹等,通常与更高的肿瘤缓解率和更长的PFS相关。


严重irAEs:如心肌炎或结肠炎,常需暂停治疗并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这可能削弱免疫治疗的抗肿瘤效应。此外,严重irAEs常因治疗中断而影响抗肿瘤免疫应答的持续性。


03
特定不良反应类型


不同类型的irAEs与疗效的关系并不一致:


白癜风:在黑色素瘤患者中出现时,常提示有效的免疫应答。


甲状腺功能异常:研究显示,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的OS和PFS更长,这可能与持续的免疫激活有关。


皮肤毒性:如皮疹和瘙痒,常被认为是良好疗效的重要预测指标。


消化道不良反应:如腹泻和结肠炎,其与疗效的相关性尚不明确,部分研究甚至提示其可能对治疗产生负面影响。


三、临床管理与挑战


01
不良反应的管理

irAEs的管理应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维持免疫治疗的疗效:


轻中度不良反应:大多数轻中度irAEs可通过对症治疗控制,患者通常可继续接受免疫治疗。例如,轻度皮疹可使用抗组胺药物或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相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可通过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严重不良反应:如免疫性心肌炎或肺炎,需立即停用免疫治疗,并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干预。尽管此类处理可能影响疗效,但对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02
疗效预测的局限性


尽管irAEs与疗效之间存在一定关联,但其并非绝对的疗效预测指标:


患者异质性:并非所有发生irAEs的患者均表现出更佳的治疗效果,这可能与患者的免疫状态和肿瘤微环境有关。


不良反应的时间与类型:irAEs的出现时间(如治疗早期或后期)可能影响其预测价值。例如,早期出现的irAEs(如皮肤毒性或轻度胃肠道反应)可能提示强烈的免疫激活,是近期疗效的预测指标;而晚期出现的irAEs(如内分泌紊乱)可能提示持久的免疫控制,与长期疗效相关。不同类型的irAEs对疗效的预测作用也可能存在差异。


四、未来研究方向


01
生物标志物研究

开发精准的生物标志物,用于预测irAEs的发生风险及其与疗效的关联,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基因表达谱:如特定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可用于预测患者对免疫治疗的敏感性和irAEs风险。


循环免疫细胞变化:如循环T细胞亚群或炎症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有望成为疗效和毒性双重预测的指标。


02
治疗优化

优化免疫治疗方案,以减少irAEs的发生并维持疗效,是临床实践的重要目标。


联合治疗策略:如与抗血管生成药物或化疗联合使用,可能降低irAEs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抗肿瘤疗效。


剂量调整:探索降低ICIs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以在疗效与毒性之间取得最佳平衡。


03
个体化治疗

基于患者的免疫特征和肿瘤分子特征,制定个体化免疫治疗方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免疫特征分层:通过对患者的免疫状态和肿瘤微环境进行全面评估,指导治疗决策。


实时监测和动态调整治疗:利用实时生物标志物监测患者反应,动态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化疗效并最小化毒性。


总结


综上所述,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与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是复杂且重要的临床和研究议题。irAEs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免疫系统的激活状态,通常与更佳的抗肿瘤疗效相关。然而,这种关系并非绝对,严重irAEs可能对疗效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在不良反应管理与疗效维持之间取得平衡,是当前免疫治疗面临的核心挑战。


未来需通过生物标志物的开发、联合治疗策略的优化以及个体化治疗的实施,进一步提升免疫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为患者带来更大的临床获益。


END


作者简介

image.png

专题安排

image.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