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肠内营养可以促进肠道黏膜细胞的生长,从而维护肠黏膜的屏障功能,降低危重症患者的感染率和病死率,因此,肠内营养现已成为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首选方法。但目前关于肠内营养液温度尚无统一规定。
营养液温度是胃肠道并发症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方面,有研究认为营养液温度是胃肠道并发症的重要影响因素,营养液温度过低会引起腹泻,加温营养液可减少低温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营养液输注时应使温度维持在38℃~40 ℃。
肠内营养液的温度以接近机体生理温度为宜?
另一方面,也有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且减少并发症的营养液温度是室温,2017年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指南及2016年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指南指出,只需要将营养液从冰箱拿出恢复至室温即可使用。考虑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国内2018年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临床实践专家共识及2011年临床护理实践指南指出,肠内营养液的温度以接近机体生理温度为宜。临床多用加热器及加热泵用于营养液局部加温,但是恒温器加热的局部范围温度较高,加热区域如不加以阻隔会烫伤病人,恒温器位置不妥当如被昏迷或皮肤感知功能差的病人压入身下会产生损伤。
研究表明
为了避免加热器造成的副作用,有学者考虑到人体鼻、咽、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具有加温、加湿效果,从生理学来说,营养液经鼻胃管的持续输注过程中,人体鼻、咽、食管同样可以对营养液进行生理性加温。但是加温效果如何呢?有研究表明人体鼻、咽、食管对经鼻持续输注的肠内营养液具有一定升温作用。
结论:
在经鼻持续输注营养液的过程中,人体鼻、咽、食管可以对鼻胃管内的营养液进行生理性加温。虽然营养液输注速度越快,贲门部营养液的温度与患者体温差异越大,但当患者体温在36.0℃~39.0℃,营养液输注速度≤100 ml/h,常温营养液到达贲门部时已接近机体温度。成人经鼻胃管喂养临床实践指南推荐肠内营养持续输注速度为80~100 ml/h,在这一输注速度范围内,常温营养液在无其他体外加温的情况下经鼻胃管到达贲门部时经人体自身加温已能接近机体生理温度,这一结果满足临床肠内营养专家共识及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对营养液温度的要求。
文章首发自简成医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