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要让孩子长高点,可以用生长激素吗?有没有副作用?

2022-01-30作者:壹声资讯
非原创 生长激素

作者:广州妇儿中心 小新


医生,我怕孩子太矮了,能打点生长激素吗?

医生,我和他爸都不高,孩子能打生长激素吗?

医生,孩子身高中等,但我希望他高一点,能打点生长激素吗?

许多人简单地认为,个子矮——打生长激素——就能长高;


或者,个子虽然不矮——但是希望长得高一些——打生长激素促进长高。


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矮小症的相关知识吧。 

1父母都矮,孩子也会很矮吗?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俗语,侧面告诉我们,遗传因素对动植物和人都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很多家长明白的道理。


事实上,遗传因素是影响后代身高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父母都高,他们的后代也会高一点;父母都很矮,后代一般也不会太高;父母一高一矮,则孩子身高折中。


我们在临床上,经常会根据父母的身高,来粗略计算预测孩子的成年终身高,称之为“遗传靶身高”。也就是说,我们常常会通过父母的身高,来初步预判孩子的成年终身高。


当然,这只是一种很粗略的计算方法,并非很准确,是用于临床干预的参考指标。而且,这种计算方法只适合于正常生长发育的儿童,并不适合于存在病理状况的儿童。


微信图片_20210817133429.png

遗传靶身高的计算方法


有些父母很有预见,他们知道自己和配偶都不高,所以早早地来咨询医生,希望孩子可以高一点。但是,如果父母都偏矮,却希望孩子远远超过父母给的遗传靶身高是不切合实际的。


当然,对于家族性矮小或预测身高很矮,是可以通过评估和干预,让孩子长高一点,稍微超过父母给的遗传靶身高。 

2身高增长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身高是衡量儿童生长发育是否正常最直接、最客观的指标之一。身高受遗传因素影响最大,还受营养、睡眠、内分泌、运动、疾病和成长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有些影响大,有些影响小,有些在特殊情况下会从次要影响因素,变为主要影响因素。


例如,父母身高还不错,孩子却因为挑食而营养不均衡,这时候营养就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又比如,有些孩子,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父母开店),睡眠时间少、睡眠质量差,这时候孩子也会偏矮。


微信图片_20210817133436.jpg

注:矮小症的疾病因素,本图片来自罗小平教授网络课件《儿童矮身材的诊断思路及生长激素的规范化应用》


此外,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不同的因素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对于婴幼儿来说,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喂养和疾病,少生病和营养充足且均衡有助于孩子长高。


稍大的儿童,则受到营养、运动和睡眠的影响比较大。而精神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则在儿童渐渐懂事后逐渐影响儿童的生长。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对于身高增长而言,遗传是内因,其他因素是外因。对于孩子而言,我们如果无法改变长高的遗传,就要努力改变长高的外界因素。

3个子矮或希望长高,都能打生长激素吗?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身高受到遗传、围生期因素、营养、运动和睡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内分泌因素(生长激素),只是其中的一小小的因素。


正因如此,当一个小孩长个子比较慢的时候,我们需要一条一条纠正其中的不良因素,观察并记录孩子身高和体重增长情况,以此判断这些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一个孩子睡眠时间不足,我们需要先让孩子保证睡眠时间。这是因为,研究发现,睡眠时生长激素的分泌比清醒时分泌得多,生长激素的分泌也受到昼夜节律的调节,夜间分泌明显高于白天。


此外,运动也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人长高,好比如盖房子。生长激素好比水泥,水泥有了,还需要钢筋、沙土、石头等。而钢筋、沙土和石头就像我们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一样,需要按一定的比例搭配,这房子才能建得牢靠。


因此,营养均衡当然也很重要,而不能过度强调摄入其中某一种成分。


有的家长就说了,父母都高、营养充足、运动和睡眠也挺好,我家孩子怎么就长不高呢?


如果是这种情况,就需要找医生评估一下,看是否存在疾病状态或生长激素缺乏等因素。临床上遇到许多矮小的孩子,常常患有一些疾病,会导致生长偏慢、矮小。


所以,对孩子进行各项机能的评估,排除疾病状态,是儿科内分泌临床工作常常需要考虑的问题。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疾病状态,营养、运动和睡眠也都很好,孩子身高却远不及父母给的遗传靶身高,这时候需要找医生评估一下是否需要生长激素治疗。


总之,开始生长激素治疗之前,我们需要评估三个方面:

1.符合矮身材诊断;

2.分析矮身材病因;

3.确定生长激素是影响的主要因素,或注射生长激素可获益且风险可控。

4怎么知道孩子是否为矮小症?



矮身材,是指在相似的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和同年龄的个体身高低于正常人群身高2个标准差(-2SD)或低于第3百分位数者,其中部分为生理变异。


简单来讲,可以对照下图,“0”标记的曲线代表正常人群平均身高曲线,“+1”代表超过正常人群平均身高1个标准差,“-1”代表落后正常人群平均一个标准差,其他以此类推。如果在“-2”曲线下,就属于符合矮身材诊断。


微信图片_20210817133444.jpg


微信图片_20210817133500.jpg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上图是男孩的,点击图片看大图

微信图片_20210817133506.jpg


微信图片_20210817133510.jpg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上图是女孩的,点击图片看大图


如果大家想看具体数据,可以去看下面文章中的第1条:你家宝宝长得矮吗?矮就不正常吗?什么情况下不治疗会耽误孩子?


当然,并不是说只有符合矮身材标准才能就诊,其实有任何关于生长的疑问都可以咨询医生。比如,父母身高都在+2SD曲线以上,孩子身高却在-1SD曲线之下,这种情况同样需要让医生评估一下病因。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孩子父母身高不高,孩子却长得很快,且比同龄人都高,这未必是好事。


这种情况通常意味着疾病状态,有些疾病会导致骨骼快速成熟,最终导致身高过早停止增长,最终身高比同龄人矮。所以,孩子长得太快也要咨询医生。 

5孩子不矮,就想打生长激素,可以吗?


有家长会问,如果孩子不矮,医生检查和评估也都没事,就想打生长激素,可以吗?这个问题乍一听感觉很任性,不过也恰恰是许多家长的疑问。


先给出答案:不可以。


文献依据:罗小平教授在《高度重视重组人生长激素在儿科临床的规范化应用及安全性检测》一文中特别强调,需要严格掌握生长激素临床应用的适应证。


强调“不可用于单纯以改善身高为目的的正常偏矮儿童的治疗。”正常偏矮都不能用,更不用说不矮却想用的情况。


微信图片_20210817133540.jpg


图片来自梁雁,罗小平的《高度重视重组人生长激素在儿科临床的规范化应用及安全性检测》


那么,为什么不推荐正常偏矮儿童使用生长激素呢?主要包括以下原因:


1.目前关于生长激素安全性的研究主要基于矮身材或疾病状态的儿童,缺乏正常偏矮或身高正常的儿童的安全性数据;


2.生长激素总体安全,但仍存在一定不良反应,如生长激素可能会促进已有肿瘤或潜在肿瘤的生长;


3.需要严密监测副作用,定期抽血及影像学检查,需要经常到医院就诊,增加儿童生理和心理负担;


4.短效生长激素一周注射6次,家长执行,打针当然不舒服;而长效生长激素一周注射一次,价格昂贵,且目前临床数据偏少,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5.生长激素(短效)价格不菲,如果算上定期评估和检测的费用,需要2000-4000元/月不等,无疑增加了家庭负担;


6.身高受遗传、营养、疾病和内分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且有明显的种族、地域及个体差异;


7.不要过度夸大生长激素对身高的影响,如果检验显示生长激素不缺乏,此时注射生长激素可能不会获益。


来源:儿科医生孔令凯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