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既往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婴幼儿和儿童时期下呼吸道感染是支扩最常见的病因,如麻疹、百日咳、肺结核、肺炎(包括细菌、病毒和支原体),部分患者会在感染后出现支扩症状。
肺结核是20世纪70年代前我国支扩最常见的原因(高达45.3%),随着我国卡介苗接种制度的完善,以及抗结核治疗的规范化,肺结核导致的支扩发病率逐年下降,但仍需关注。此外,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的感染或定植与支扩病情发生发展的关系尤为密切;PA的检出及其毒力基因(pldA、exoU)的存在,会影响支扩的急性加重频率及预后(例如肺功能较差、肺功能下降速度更快、病死率更高)。
相当一部分的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因反复痰栓阻塞而形成中心性支扩,是支扩的一种特殊病因,英国的一些研究显示ABPA是支扩较常见的病因之一;ABPA患者存在CARD9S12N(caspase‑recruitment domain family member 9)高频突变,这也是目前报道的ABPA发病机制中可能的基因基础。
支扩是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NTM)肺病常见的易患因素,而NTM肺病也可导致支扩,二者孰因孰果至今仍未阐明。
【推荐意见】
(1)对于首次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且病情进展的支扩患者,建议行病原体清除治疗,推荐应用环丙沙星500 mg(2次/d)口服2周的治疗;二线治疗选用氨基糖苷类联合具有抗假单胞活性的β‑内酰胺类药物静脉给药2周的治疗,继以3个月的吸入妥布霉素或多黏菌素等抗菌药物(国内这些吸入剂型尚未上市)。非首次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不主张病原体清除治疗。
(2)合并NTM的支扩患者,如需要治疗一般是3种以上药物联合,疗程在2年以上。症状较轻、病灶较局限,进展不明显且药敏结果显示高度耐药的NTM肺病患者,一般不治疗。
本文节选自:支气管扩张症专家共识撰写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 中国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J]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1, 44(4) : 311-321. DOI: 10.3760/cma.j.cn112147-20200617-0071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