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科技热点的权威评述 针砭时弊的智者良言

2021-05-07作者:wy资讯
资讯原创

培根曾言: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传播与普及作为沟通科学与社会、科学家与公众的渠道,其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展现出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战略价值,对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培育创新文化、服务创新国家和建设科技强国意义重大。世界科技强国不可能在一个公众科技素养与科学精神普遍较差的国家中产生,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比翼双飞,是将中国建设成世界科技强国的必备前提。为回应公众对于科技热点的认知需求,发挥高层次科学家对于科技热点的解读作用,进一步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搭建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对话平台,中国科学院有关部门组织编著了《中国科技热点述评2019》一书。该书全面介绍了我国目前科技热点的概况和遴选主要事件的基本考虑,不仅有公众态度调查与传播研究的概况,而且重点聚焦于转基因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热点事件,邀请相关领域多位学术巨擘分别对其展开述评。在转基因科学问题中,分别以中国转基因水稻之殇、转基因科普是场持久战、保障粮食安全需要发展转基因技术为题,邀请著名科学家发表学术述评,同时以详实的研究成果和科学的态度回应了公众关心的转基因问题。涉及人工智能科学问题时,分别以理性认识人工智能、漫评人工智能发展态势为题,特邀业内名家为读者指点迷津。本报特别邀请了游苏宁教授,对《中国科技热点述评2019》一书进行深度解读、细化梳理,本文整理内容如下。


科技热点的理性评述

本书编著者基于科学共同体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科普工作这一问题,对科技热点事件内涵的定义如下:在社会中引起广泛影响与舆论关切的,且科技内容作为热点事件源头和传播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的社会热点事件。针对科技议题传播的五大要素: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有什么效果,按照“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的逻辑框架进行科技热点议题分析,从而较为系统、全面地厘清科技热点议题传播的主体结构、关键内容以及受众态度。随着新兴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新媒体环境的日新月异,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沟通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科学界习惯了宣传科研成果,但在知识科普方面欠缺经验与热情,导致当前的科普工作难以承担弥合科学家与公众之间鸿沟的重任,这对科普工作的内容、方式、效果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热点事件的正向传播,促进了科技知识的传播与普及,有助于公众共享科技进步带来的福祉。但如果缺乏有效引导,极有可能从正面走向争议,从争议走向误解,进而阻碍科技的进步与社会应用,甚至影响公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恐慌与资源浪费。近年来,由于移动互联网、自媒体平台的迅猛发展,科技与社会议题在不同群体间传播的频率和速度骤然提升,科技与社会的互动愈发激烈。科学权威并不是公众选择意见领袖的核心标准,权威科学声音的不足容易导致非科学甚至伪科学信息主导了科技信息的传播。大众媒体过于关注传播效果而忽视传播内容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往往就会断章取义,从而产生公众误解的信息。导致我国公众虽然对涉及自身利益的科学知识有巨大需求,但却难以获得准确和科学的信息。本书讨论的内容主要涉及生命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领域重大热点事件的核心议题包括转基因和基因编辑技术,计算机领域的关键议题是人工智能技术。


生物技术的热点诠释


权威调查显示,我国公民对转基因相关知识掌握有限,对转基因的认识和了解并不充分,再加上一些不负责任的所谓科普文章混淆视听,对公众产生了极大的误导。大众较为认同转基因带来的好处和收益,但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潜在风险表现出较为谨慎的态度。对于转基因作物对自然环境影响的态度比较分散,认为对自然环境无害的比例相对较高,对是否持支持转基因技术应用的态度呈现多元分散的局面,这也是当前我国转基因领域公众支持率不断下降的重要原因。张启发院士评述了20余年来转基因水稻研发者的雄心与痛苦、希望与失望,并对如何突破困局提出了建议。专家指出,我国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创新能力已经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前列,尤其是转基因水稻技术的研究成果举世瞩目,但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严重滞后,长期止步不前,转基因抗虫水稻就是典型的例子。由于在有关转基因的信息传播中,权威的科学声音太少,致使非科学甚至伪科学的内容充斥和扩散,导致65.2%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反对推广种植转基因水稻。转基因作为一个复杂的高新技术,如果不直接从事其研究的专家,对很多问题也拿捏不准,所以专家建议普通公众不要随意对其发表没有科学依据的言论。对于转基因研究与应用中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应该要回归理性和科学。


转基因技术是20世纪高速发展的生物技术,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和应用在全球范围内亦是大势所趋,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和商业化生产,对粮食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早在2016年,全球最为权威的学术机构就联合对转基因食品做出了安全的结论:没有发现确凿证据表明,目前商业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与传统方法培育的作物在健康风险方面存在差异,没有任何疾病与食用转基因食品之间存在关联,食用转基因食品不会为人类健康带来更高的风险。湖南转基因“黄金大米”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其中涉事的专家受到处分,但其实际原因并不是转基因大米本身存在安全问题,而是实验审批的问题。但事件真相被扭曲,归结到转基因大米不安全问题上,把两个不同性质的事件完全混淆了。作者坦言:转基因水稻之殇不过是当前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暗淡前景的一个缩影。近20年来,我国水稻文献无论是量还是质均居全球之首,培育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转基因水稻品种,以杂交水稻为代表的水稻育种,长期在世界领先。我国转基因抗虫水稻技术完全成熟并具备产业化条件,但由于境外组织以高超的技巧和极强的公关能力,以转基因水稻产业化为主要靶点,操纵媒体混淆视听,挑起事端,抹黑科学家,攻击政府,成功地阻碍了中国转基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进程。他们以很小的投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导致我们举全国之力几十年的共同努力付之东流。


人工智能的利弊剖析


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对人工智能技术现状、应用前景和潜在威胁关注较多,基本保持较高的兴趣和正面的积极态度。公众关于人工智能的探讨带有正面倾向者高达84%,带有负面倾向者占11%。权威专家指出,从经济发展角度来划分时代,人类社会至今只经历了渔猎、农业、工业和信息4个时代。计算机科学家认为,信息时代将走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阶段,目前的人工智能本质上还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所谓智能化的前提是计算机化。人工智能与其他所有学科不一样,它不是静止的有限范围的技术,其研究内容不断向未知领域延伸,永远处在计算机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其任务是研究还没有解决的计算机问题。本轮人工智能热潮的兴起,主要源于深度学习的突破性进展,深度学习性能取得快速提升,主要得益于结构设计、大数据和硬件升级三大因素。人工智能对完成一项任务发挥较好作用,需要有丰富的数据、较为丰富的知识、较全面和确定的信息,且规则比较明确,任务较为单一。如今人工智能在一些特定任务方面已胜过人类,如国际象棋、图像及语音识别、围棋等,语音识别在安静环境下的准确率超过98%,人脸识别准确率已经高达99.7%。未来5~10年,人工智能将融入交通、医疗、金融、教育等行业,确实会改变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我国真正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专家都出言谨慎,科学共同体对人工智能科技传播的主要认识是:人工智能是好的技术和新的产业革命,解放了人的智力,将引领21世纪的产业经济,让人类生活变得更美好;人工智能在专用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其发展道路还很长;人类始终是主体,人工智能则是人类求解问题的聪明工具,它永远不会超越人类,不存在造成社会动荡和末日的说法。人工智能的复兴标志着信息时代进入智能化新阶段,但其本身并没有本质性的突破。人工智能领域仍存在大量有待解决的开放难题,而离普罗大众心目中以为的、科幻式的人工智能则距离更远。还需要从表示层面、算法层面、智能本身及相关学科的研究4个方面探讨人工智能有待克服的壁垒。回眸历史,人工智能已经三起两落,我们一定要温故知新,避免重蹈覆辙,科研人员和媒体都有义务正确并精准地向大众科普其研究进展,全面看待影响人工智能发展的种种因素,在保持人工智能持续生命力的同时不让民众失望。


公众疑惑的权威解答


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康乐院士就公众关心的5个转基因问题进行了权威解答。


(1)吃转基因食品安全吗?转基因食品主要来自人类通过遗传修饰的动植物,其安全性主要取决于转的是什么基因,转基因动植物及其产品是否经过了严格科学的食用与环境安全性检验及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准。人体内除了自己的基因外,还有更大量的共生微生物基因。人类一诞生,就食用包含海量外源基因和蛋白的食物。转基因农作物的改良性状主要涉及抗病、抗虫及耐除草剂性状。这些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和酶,在自然界中天然存在,人类在发展和进化过程中都曾接触过。人类食用的粮食作物、西红柿、黄瓜、鱼类、家禽、畜产品、蘑菇等都含有外源基因。由于人类拥有强大的消化系统和消化酶系,能将食用的外源基因和蛋白经过酶分解成嘌呤和氨基酸,最终被人类利用或被排出体外。


(2)转基因食品是否存在长期问题?经过严格安全性评价的转基因动植物是安全的。在自然界自发的转基因现象,整个历程早已超过百万年。新科技的发展过程总伴随着争议,但科学探索不会因此停滞不前。一定要避免陷入“今天无害,未来不一定无害”的伪命题,从而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


(3)为什么不用天然食物而要吃转基因作物?并非纯天然的食物就是健康,而人工改良的食物就不安全。食物是否安全不能以是否纯天然来判断,有许多天然食物有毒或不适合人类食用。如今餐桌上供食用的猪、牛、羊、鸡、鸭、玉米、小麦、水稻等,都是人类从野生生物中选择和培育出来的,它们具备营养高、口感好、安全、易繁殖等优良特征,是人类最优的食物。


(4)虫子吃了Bt转基因水稻会死,人能吃吗?Bt 蛋白是一类对多种翅目昆虫有毒性的杀虫晶体蛋白,它并不是对所有的昆虫都有效,并且对人、禽、畜无害。


(5)为什么我们要发展转基因技术?转基因农作物节约了农药的使用,使生产成本下降,安全性提升。中国每年在农药上的花费比购买国际上最优良的作物种子费用还多。中国的耕地约占世界的7%,农药用量却占世界的45%。许多转基因杂交农作物都是“无后代种”,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转基因农作物品种和农药产业,我们的农业生产将会受制于人,也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安全。


本文由游苏宁教授审校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