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研究标题:De-escalated neoadjuvant weekly nab-paclitaxel with trastuzumab and pertuzumab versus docetaxel, carboplatin, trastuzumab, and pertuzumab in patients with HER2-positive early breast cancer (HELEN-006):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phase 3 trial
HER2 阳性早期乳腺癌中应用每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的降阶新辅助治疗(HELEN-006):一项随机的 III 期临床研究
发表期刊:《柳叶刀·肿瘤学》(The Lancet Oncology)IF 41.6
通讯作者:刘真真
第一作者:陈秀春 焦得闯 乔江华 王承正
主要作者单位: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本研究为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临床证据。降阶方案在获得与标准方案更优的pCR率的同时,显著降低了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临床实践中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之前的Ⅱ期临床研究显示,联合紫杉醇、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的新辅助治疗在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中的效果令人振奋。HELEN-006 III期临床研究旨在比较每周白蛋白紫杉醇与标准治疗方案(多西他赛联合卡铂),同时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的疗效。
HELEN-006是一项在中国六家医院进行的多中心、随机、Ⅲ期临床研究。我们纳入了18至70岁,未经治疗且经组织学证实的Ⅱ-Ⅲ期HER2阳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ECOG(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评分为0或1分。使用交互响应系统,并以肿瘤分期、淋巴结状态和激素受体状态进行分层,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区块大小为4)。患者接受六个周期的静脉注射白蛋白紫杉醇(125 mg/m²,第1、8和15天)或六个周期的静脉注射多西他赛(75 mg/m²,第1天)联合卡铂(AUC 6 mg/mL每分钟,第1天)。两组患者均同时静脉注射曲妥珠单抗(初始负荷剂量为8 mg/kg,维持剂量6 mg/kg,第1天)和帕妥珠单抗(负荷剂量为840 mg,维持剂量420 mg,第1天)。本文是关于主要终点病理完全缓解率(ypT0/isN0)的最终分析,分析人群为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修正意向治疗人群,mITT)。该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注册号为NCT04547907,辅助治疗的随访仍在进行中。
从2020年9月20日至2023年3月1日,共有789例患者经过筛选符合条件,其中689人被随机分配(白蛋白紫杉醇组343例,多西他赛联合卡铂组346例)。669例接受分配方案治疗的患者被纳入全分析集(白蛋白紫杉醇组332例,多西他赛联合卡铂组337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0岁(IQR 43–55)。在白蛋白紫杉醇组中,有220例患者(66.3%)获得了病理完全缓解,而多西他赛联合卡铂组中有194例患者(57.6%)(合并优势比1.54;分层p=0.011)。在白蛋白紫杉醇组中,100例患者(30%)出现了3至4级不良事件,而多西他赛联合卡铂组中有128例患者(38%)。最常见的3至4级不良事件包括恶心(白蛋白紫杉醇组22例 对 多西他赛联合卡铂组76例)、腹泻(白蛋白紫杉醇组25例 对 多西他赛联合卡铂组55例)、神经毒性(白蛋白紫杉醇组43例 对 多西他赛联合卡铂组8例)。在白蛋白紫杉醇组和多西他赛联合卡铂组分别有3例(1%)和5例(2%)患者报告了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在两组中均未报告与治疗相关的死亡事件。
这些发现可能表明,白蛋白紫杉醇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的新辅助治疗在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中具有潜在优势,这提示这种新组合可能为该患者群体建立新的新辅助治疗标准。
解读专家:刘真真(通讯作者)
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的治疗已取得显著进展,但如何平衡疗效与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仍然是临床研究的焦点。目前,标准的新辅助治疗方案通常采用曲妥珠单抗(H)和帕妥珠单抗(P)双靶点抑制剂联合多种化疗药物,虽然能有效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pCR)及长期生存率,但其显著的毒副作用(如骨髓抑制、神经毒性、胃肠道反应等)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因此,探索更安全、有效的新辅助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HELEN-006研究为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临床证据。这项多中心、随机、Ⅲ期临床试验比较了每周纳米白蛋白紫杉醇(nab-paclitaxel)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nab-PHP)方案与标准的多西紫杉醇/卡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TCbHP)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nab-PHP方案在获得与TCbHP方案相当或更优的pCR率的同时,显著降低了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具体而言,HELEN-006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
1.疗效方面: nab-PHP组的pCR率显著高于TCbHP组(66.3% 对 57.6%,OR=1.54,95%CI: 1.10~2.14,p=0.01)。 亚组分析显示,激素受体(HR)阴性患者中,nab-PHP组的pCR率显著高于TCbHP组(86.0% 对 70.1%),而在HR阳性患者中,两组pCR率差异不显著。这一结果提示,nab-PHP方案可能更适合HR阴性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
2. 安全性方面: nab-PHP组的整体耐受性良好,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TCbHP组(30.1% 对 38.0%)。尽管nab-PHP组神经毒性、ALT和AST升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但需要药物剂量调整的患者比例却显著低于TCbHP组(17% 对 26%),表明nab-PHP方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HELEN-006研究的意义在于,它为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选择。nab-PHP方案在疗效与安全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平衡,这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该研究也提示,在选择新辅助治疗方案时,应考虑患者的激素受体状态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
然而,HELEN-006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该研究主要纳入了亚洲女性患者,其结果是否适用于其他种族人群尚需进一步研究;此外,该研究的随访时间相对较短,尚需更长时间的随访以评估pCR率的提高是否能转化为长期生存获益。
未来研究方向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延长随访时间以评估长期疗效;进一步探索nab-PHP方案在不同亚组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探索新的生物标志物以预测患者对nab-PHP方案的反应。
点评专家:刘真真(通讯作者)
HELEN-006研究为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带来了令人振奋的进展。该研究巧妙地结合了双靶点抑制剂(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与单一化疗药物(纳米白蛋白紫杉醇)的优势,在取得与标准方案相当或更优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CR)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化疗相关的毒副作用,为患者带来了更佳的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
该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其对新辅助治疗策略的精细化改进。以往的多药联合方案,虽然疗效显著,但却带来了难以忽视的毒副反应,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HELEN-006研究则通过采用单一化疗药物,并结合高效的双靶点抑制剂,实现了化疗方案的“降阶”,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研究结果显示,nab-PHP方案在HR阴性患者群体中疗效尤为显著,pCR率高达86%。这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可以根据患者的分子分型特征,选择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对于HR阳性患者,虽然pCR率的提升不显著,但安全性方面的优势仍然值得关注。
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HELEN-006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该研究主要针对亚洲女性患者,其结果的普适性有待进一步验证;随访时间相对较短,尚需进一步的长期随访数据以评估其对患者长期生存获益的影响。
尽管如此,HELEN-006研究的意义不容忽视。它不仅为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也为未来新辅助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未来研究可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扩大样本量,纳入不同种族和人群;延长随访时间,观察长期疗效;探索新的生物标志物,以预测患者对不同治疗方案的应答;以及进一步研究nab-PHP方案在不同亚组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而言之,HELEN-006研究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它为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临床证据,为患者带来了更佳的治疗体验和生存希望。 相信在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将能为更多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郑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主任。 刘真真同志从事乳腺专科2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及耐药、转移相关基础研究,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共发表论文101篇,其中SCI论文66篇;研究成果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河南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1项和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河南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项;2018年1月获得“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荣誉称号;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卫生健康委创新药物上市后临床研究科研专项1项、河南省中青年卫生健康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项目1项、河南省卫生计生科技创新型人才“51282”工程领军人才1项、河南省科技厅省部共建项目1项、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7项;担任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专家工作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在国内及省内多个协会中任职。
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 主任医师 五病区主任
河南省医师协会乳腺医师分会副会长
河南省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乳腺疾病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副主任医师、博士
河南省卫健委中青年领军人才
河南省临床肿瘤学会(HSCO)乳腺癌专委会秘书
河南省临床肿瘤学会(HSCO)乳腺癌专委会青委会主任委员
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乳腺癌分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青委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青委会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障基金会乳腺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主任医师、博士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青年学组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乳腺疾病分会青委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乳腺癌专委会秘书
河南省抗癌协会靶向治疗青委会常委
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乳腺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医院协会乳腺疾病管理与创新分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秘书
德国柏林Vivantes都市医院访问学者
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精准与数字医学分会乳房整形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整形外科与功能性外科分会委员
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常委
河南省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郑州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普外科)建设项目(乳腺亚专科),河南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国家级乳腺疾病诊疗标准化及微创旋切手术培训基地,是省内最大的集外科手术、乳腺癌内科治疗、放疗、病理诊断、影像诊断等多学科为一体的医疗与科研机构。中心有医生62人,高级职称20人,博士34人,专职科研岗位2人。近5年本中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省级和厅级课题项目共达43项。本中心共承接或发起国际、国内多中心乳腺癌临床研究100多项,临床研究成果发表在BMJ(IF 107.7)、Lancet Oncol(IF 54.43 )、Nature communications(IF 14.7)、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IF 8.4)等一区杂志上,多项临床研究成果入选ESMO、ASCO、SABCS壁报。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中国医学论坛报 胡岳整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