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细思极恐!为了研究蛔虫,医生一口气吃下2000枚蛔虫卵……

2021-02-16作者:壹声资讯
科研其他资讯非原创

点击右上方【热点】,查看更多.gif


人类和蛔虫、绦虫这类常见寄生虫的故事,实在太多,以至于有时候你都忘了,它在你肚子里蠕动的画面实在很恶心。

中国有句俗话,叫某某是某某“肚子里的蛔虫”。


90年代的中国,蛔虫病感染率较高,城市中小学生平均感染率40%左右,农村约60%~80%,部分农村达到90%。


微信图片_20210210112501.jpg


能够驱虫的宝塔糖于是成了一代小朋友的童年回忆。


有的小朋友还有上课溜号,屁股活体金针菇的童年趣事。有的小朋友还有拉完屎后,蹲下观察活体金针菇的生物学特征这种科学启蒙经历。


还有寄生虫减肥大法。1954年,美国商家曾炮制出一种“绦虫减肥法”,商家说,吃了他的小药片,就可以让绦虫在体内繁殖。


这样你吃东西的时候,其实是在给绦虫投喂,所以宿主怎么吃都没事儿,变相控制体重。


2021年,中国网友在网上交流着“蛔虫减肥法”的心得。


微信图片_20210210112508.jpg


“明星也是人,她们大多数用的也都是非常规的减肥方法,不然不可能那么瘦。”


类似大投毒案,寄生虫还能用来“室友”。


加拿大蒙特利尔的一个叫柯安日的大学生,因为房租问题和室友发生纠纷,他宣扬要报复他们。这应该是开玩笑,因为室友们一直好好的。柯安日被赶走了。


时间来到1970年2月初,他的室友们因突发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被送入急诊室。医生给他们做常规检查,但啥也没发现。几天后,医生在一个学生吐的老痰中,发现了猪蛔虫的幼虫。


原来他们呼吸衰竭的原因是柯安日很久之前给他们饭下的猪蛔虫。柯安日是个寄生虫学研究生。线虫们在室友体内茁壮成长,一直相安无事,无奈小肠生活严重内卷,于是部分虫虫打算迁徙到新地方,便钻孔蠕动肺部进发。


他们于是进了急诊室。


和蛔相处久了,整个虫都似乎人畜无害起来了呢。但它在人类小肠中安家落户的样子,实在算不得美景。


微信图片_20210210112511.jpg“未消化的意大利面”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与蛔虫相处太久,所以不怯了,人类对蛔虫的研究过程,也是通过蛔虫进行的。


1860年,德国的莫斯勒医生打响了正儿八经吃蛔虫的第一枪。他精心地挑选了几枚蛔虫卵吞服,却发现自己没得蛔虫病。他又将蛔虫卵丧心病狂地分给小朋友吃,小朋友好像也好好的。


给小朋友吃蛔虫卵,似乎有些违背道德。除此之外他也根据人体实验做出了错误的结论:蛔虫卵吃了没用,说明蛔虫不能在人的体内发育。蛔虫一定是中间宿主感染人类的。


类似结论使得对蛔虫的研究陷入了兜兜转转的误区。科学家喂给猫狗兔子老鼠牛羊各种动物各种蛔虫,得出了互相矛盾的结论。终于,1879年,意大利的格拉西决定一扫前人的疑惑,彻底搞清楚蛔虫到底是咋回事。


他决定,再一次蛔虫卵,而且要多吃!


格拉西解剖尸体的时候,从尸体不可言说的部位搞来了一些蛔虫卵,然后将其养在了培养皿中。后来,他就吃了这里面的上百个虫卵。


果然,不到一个月,他就非常高兴地发现自己得了蛔虫病,拉出了蛔虫。


后来还有很多人吃虫卵,想要重复人体实验的同时,他们也是想排除所谓蛔虫有中间宿主的说法,并像观察粪便的小朋友一样,了解蛔虫的生活史。


而且此前的自体实验,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比如有人怀疑吃尸体虫卵的格拉西的拉稀,是早在吃虫卵前就吃坏了肚子,吃到了某种被寄生虫污染的东西。


1922年,一位叫浓野垂的日本儿科医生痛定思痛,决定多吃,一定要多吃,越多越好,彻底将蛔虫的问题搞清!


他一口气吃下了2000枚蛔虫卵,静观其变。结果效果奇佳,吃完蛔虫大餐的第三天,他就发现自己染上了蛔虫病。


此后每一次便便的时候,哪怕不吃任何驱虫药,他也能在里捡到蛔虫。

然而,浓野垂吃的实在是太多了。很快他就病得很重,他白天夜里地嗽,浑身无力,食欲衰退,而且被蛔虫折磨得整夜整夜无法睡觉。


每次咳嗽出蛔虫的时候,他还是会忍着病痛,将其收集并记录下来。第四天5只,第五天178只……很快他再也咳不动了,严重的肺炎使得他终于动弹不得了。


实验进行到第50天,几乎垂死的浓野垂进行了驱虫治疗。在他后来的粪便中,他找到了667条蛔虫。他的自体实验结束了。

今天,我们知道蛔虫感染人体并不需要中间宿主,莫斯勒医生的可能是非受精卵(雌性蛔虫每天能产卵20多万枚),所以才没有任何症状。


蛔虫的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蛔虫病患者排出的粪便,被用作肥料,从而污染了蔬菜或者土壤,然后在进食或者孩童玩耍的过程中,这些处于感染期的蛔虫卵通过口腔进入宿主的体内。


因为那些为了加深对寄生虫的了解,而不断钻研的医务工作者,我们对人体常见寄生虫终于能够不再畏惧,甚至在今天,让它们成为课本插画一样的存在。


来源:好奇心实验室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