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新的研究表明,视网膜年龄是一种有效的整体衰老生物标志物,它可以用来预测终末期肾病(ESKD)的风险。该研究近日发布于《美国肾脏病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该研究纳入了英国生物库中35864名参与者数据,这些参与者在基线入组时均有视网膜图像数据,且未患有ESKD。
中位随访时间11年,115名(0.32%)参与者被诊断为ESKD,在对包括年龄、性别和种族在内的因素以及其他因素进行校正后,研究发现视网膜年龄每增加1年,发生ESKD的风险增加10%(危险比[HR],1.10;P=.003)。
当参与者按照视网膜年龄四分位数分组时,视网膜年龄最大组患ESKD的风险是视网膜年龄最小组的两倍多(HR,2.77;P=0.009),女性(HR,4.73;P=.03)比男性(HR,2.23;P=0.08)的风险更高。
研究团队表示,“这些结果表明,视网膜年龄是一个独立于其他传统危险因素、很有前途的预测ESKD发生风险的生物标志物。”
视网膜衰老和肾脏疾病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两者共同的微血管结构、生理和致病途径在许多疾病中密不可分,因此,视网膜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通往肾脏的窗口”。有证据表明,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包括小静脉扩张和小动脉狭窄,与ESKD的发生密切相关。
同时,由于ESKD的早期诊断率低,并且如果干预不及时,其死亡率高,因此临床上对于早期、方便的ESKD预测指标的需求很高。
虽然CKD、ESKD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但众所周知,在同一年龄段的人中,健康状况不同。在年龄相同且临床特征相似的人群中,与年龄相关的肾脏损伤率可能会出现差异,这强调了对可以反映生物年龄的生物标志物的需求。
其他可以反映生物年龄的生物标志物如DNA甲基化和端粒磨损程度也与肾脏衰退程度相关。相较于这两种标志物,视网膜年龄作为未来潜在ESKD风险的预测指标的优势包括其无创性、易操作性和准确性。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肾病编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