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我们不仅要让中国医生用好指南,也要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在CSCO年会召开之际,江泽飞教授传递出中国肿瘤学界坚定的信心与清晰的路径——以创新为动力、以指南为准绳、以智能为工具、以患者为中心,谱写中国临床肿瘤诊疗的崭新篇章。
在创新药物研发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我认为,创新不一定是颠覆性的突破,而是在现有治疗基础上的持续优化和改进。这种优化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新靶点的发现、药物剂型的改良、给药方案的优化,甚至是用药便捷性的提升。
我们也高度重视创新药物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通过医保谈判和政策支持,多个乳腺癌创新药价格大幅下降。例如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费用从早年的年均40余万元降至目前患者月自付不足千元,使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比例从2011年的8.6%提高到目前的接近95%。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已越来越意识到药物研发必须深入理解临床需求,与医生、患者保持密切沟通,从真实医疗场景中寻找研发方向。新型药物的评估中,不仅应考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还关注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治疗便捷性的提升,这种全面评价体系更好地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正在深刻改变肿瘤诊疗的模式。基于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开发的“CSCO AI Pro系统”,是在这一领域的重要尝试。这一系统的推出,正是基于高质量指南和真实世界数据训练的专业系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理类型、分子分型、临床分期等信息,结合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生成个体化的治疗推荐,旨在为医生提供可靠、个性化的诊疗建议。
通过提供标准化的诊疗建议,系统能够帮助基层医生克服经验和资源不足的限制,为患者提供符合指南规范的治疗方案。这种“专家外脑”的功能,有助于缩小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之间的诊疗差距,推动医疗资源的均质化分布。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AI技术在乳腺癌早筛、预后评估、患者管理等更多领域发挥作用,进一步推动肿瘤诊疗走向智能化、标准化和同质化。
CSCO自2006年起开始推动乳腺癌诊疗的规范化工作。从最初翻译和借鉴国际指南,到2017年发布首版具有中国特色的CSCO BC指南,再到如今2025版指南中中国元素占比超过50%,这一过程印证着我国乳腺癌诊疗逐步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部分“领跑”的转变。
“指南的生命力在于落地”。为此,CSCO通过全国巡讲、基层培训、多学科研讨等各类形式,构建了多层次的推广体系。
首先,开展全国范围的指南巡讲活动。自2025版CSCO诊疗指南发布之日起,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不同瘤种、不同主题的系列巡讲活动。这些活动既包括大型学术会议,也有小范围的专题研讨会和科室内部讨论会。通过这种多层次的学术交流,确保临床医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指南内容。
其次,注重反馈与互动。我们不仅向医生传授指南内容,更鼓励他们分享临床实践经验和对指南的改进建议。这种双向交流机制使指南能够不断优化和完善,更好地贴合临床实际需求。
最重要的是推动指南向基层医疗机构的下沉。我们通过“下沉式”推广,让更多基层医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指南的核心内容,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这种努力正在取得显著成效,不同地区、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的诊疗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刘芊 桂晶晶采写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