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思享•华山 文献研读会(第1期)预告 | 医学人文与健康传播

2025-03-05作者:壹生神经学院资讯
非原创


思享•华山 | 医学人文文献研读会

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对人类福祉的深刻关怀。为推动跨领域交流,营造医学人文学术氛围,华山医院“思享•华山”医文融合学者沙龙将推出医学人文文献研读会,邀请医学、教育、人文社科、自然科学领域专家学者分享国内外权威文献,以专题研讨、案例分析、跨学科对话等形式,探索医学实践中科学与人文的共生路径。诚邀医者、学者,人文爱好者共同加入,共建医学人文实践共同体,探索更具开放性与生命力的医疗未来。



第 1 期

医学人文如何促进更有效的医患沟通


健康传播,不止于信息传递,更是医者与公众之间理解之桥。在疾病与健康交织的叙事中,人文关怀如何为医学传播注入温度?健康传播又如何让科学知识真正“抵达人心”?本次沙龙将围绕医学人文与健康传播主题展开,探讨具有人文关怀的健康传播如何突破信息壁垒,促进更有效的医患沟通,提升健康传播效果


图片

本期主题:医学人文与健康传播


本期发起人、主持人 / 沈芳芳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

分享嘉宾


图片


孙少晶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传播与数据科学实验室主任,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研究员,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健康传播、社交媒体传播、智能传播、数据科学等,迄今发表英文论文100余篇、中文论文40余篇。

分享嘉宾


图片


刘燕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副部长。研究方向为医学人文、健康传播、叙事医学等,任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副秘书长、叙事医学分会秘书长,《中国医学伦理学》编委等。

分享文献

本期文献研读会分享“医学人文与健康传播”相关文献两篇。


第一篇文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社会学系教授Stefan Timmermans于2020年发表在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The Engaged Patient:The Relevance of Patient–Physician Communication for Twenty-First-Century Health.


尽管现代医学依赖新医疗技术与药物,但医学实践中最具效用的工具仍然是医患对话。论文探讨了医患沟通模式的演变及其对21世纪医疗实践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参与型患者”(engaged patient)的概念及其社会意义。作者提出,相较于“消费者患者”或“专家患者”等概念,“参与型患者”更准确地描述了现代患者角色的变化。作者详细分析了“参与型患者”的特点,及其对当下医学发展及医疗行为的影响。同时指出,尽管患者参与提高了医患互动中的患者主动性,但也带来诸如公共卫生风险和不平等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沟通策略如何影响健康结果,并关注全球化背景下的差异性。


第二篇文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Matthew Z. Dudley等2023年发表于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的综述The Use of Narrative in Science and Health Communication: A Scoping Review.


通过对253篇文献的综述分析,文献系统探讨了叙事方法(storytelling)与传统说教法(didactic methods)在科学与健康传播中的应用效果、受众接受度及实践策略,并总结叙事实践的最佳策略。研究发现,叙事传播在增强信息影响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相关证据涵盖流行病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等领域,此外,优劣取决于主题、受众、目标及信息质量,但二者结合使用通常比单一策略更有效。综述也提出其传播效果受多种因素调节,建议科学与健康传播者应与文化及叙事专家合作,在信息开发与测试中直接吸纳目标受众意见,并借助流行故事元素,如第一人称视角、引发共鸣的主人公等,提升受众的理解力、参与度与深度思考。



活动时间

时 间:2025年3月7日 12:00-13:30

地 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8号楼2楼2号会议室
观看方式:关注微信公众号【华山交享悦】,查看微信文章“思享•华山 文献研读会(第1期)预告 | 医学人文与健康传播”,文末附有报名二维码。



思享•
华山


13159fee42d282d501788a5dcf033c30.png

在全球医学模式与健康治理体系深度转型的背景下,医学人文与高质量医疗创新协同发展已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趋势。随着现代医学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中对人文关怀的需求愈发凸显——如何在技术创新中保持医学温度,如何将人文精神系统融入医疗全程,如何培育兼具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的新时代医学人才,都已成为全球医疗领域亟待破解的核心课题。在此背景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发起成立“思享•华山”医文融合学者沙龙,旨在搭建医学与人文学科对话、交流和创新的平台,通过医学人文学术研讨、文献阅读、人文走访等形式,邀请跨学科学者围绕特定主题开展深入交流探讨,持续探索具有人文温度的医疗生态。沙龙得到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等学会指导。

内容来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写留言
留言 2
已无更多数据
写留言
留言 2
已无更多数据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