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急诊诊治流程此版共识仍秉承急诊“降阶梯思维”理念,按照“3次评估,2次治疗”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进行构建,力求满足临床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供急诊医师参考,见图1。
陈述1:首先应评估患者意识,气道、呼吸和循环。在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进行初步诊断与鉴别后,结合GBS评分判断病情危险程度(证据水平:高,一致率:100%)。
陈述2:根据危险程度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分层救治,危险性出血应在急诊诊治(证据水平:高,一致率:100%)。
陈述3:高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进行紧急处置(证据水平:高,一致率:100%)。
陈述4: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及时容量复苏,恢复并维持重要器官灌注(证据水平:高,一致率:100%)。
陈述5:权衡输血风险和获益,采取最佳输血策略(证据水平:高,一致率:97.7%)。
陈述6:在积极进行容量复苏后仍存在持续性低血压,为保证重要器官最低有效灌注,可选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证据水平:中,一致率:100%)。
陈述7: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不明时,可静脉联合应用PPI和生长抑素治疗,病因明确后再行调整。(证据水平:低,一致率:98.9%)。
陈述8:高度怀疑为静脉曲张出血时,推荐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证据水平:高,一致率:83%)。
陈述9:初始处置后应全面评估判断出血病因(证据水平:高,一致率:100%)。
陈述10:动态监测病情变化并判断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证据水平:高,一致率:100%)。
陈述11:对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干预需要和预后进行临床评估(可参考GBS评分量表)(证据水平:中,一致率:98.9%)。
陈述12: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在内镜干预前后应考虑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证据水平:中,一致率:97.7%)。
陈述13:急性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推荐使用生长抑素(或其类似物奥曲肽)或血管加压素(或其类似物特利加压素),最长可持续用药5天。(证据水平:高,一致率:95.5%)。
陈述14: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慎用止血药物。(证据水平:低,一致率:92%)。
陈述15:对肝硬化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给予预防性抗菌治疗(证据水平:高,一致率:83%)。
陈述16:权衡出血与缺血风险,个体化管理抗栓药物(证据水平:高,一致率:97.7%)。
陈述17:三腔二囊管仅作为处理内镜难以治疗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临时过渡措施(证据水平:高,一致率:95.5%)。
陈述18: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在出血后24小时内进行内镜检查;经积极复苏仍有持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进行紧急内镜检查;如果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在24小时内进行内镜检查。疑似静脉曲张出血应在12 h内进行内镜检查(证据水平:中,一致率:98.9%)。
陈述19:可考虑在内镜检查前30~120min静脉输注红霉素250mg以改善内镜视野(证据水平:高,一致率:80.7%)。
陈述20:内镜禁忌或检查阴性者,若仍有活动性出血,可行腹部CTA寻找潜在出血原因(证据水平:中,一致率:98.9%)。
陈述21:内镜禁忌或检查阴性者仍有活动性出血,或药物及内镜治疗出血失败,或腹部CTA提示出血,可急诊介入检查治疗(证据水平:中,一致率:98.9%)。
陈述22:对于药物、内镜及介入治疗难以控制的持续性出血,可启动多学科诊治,必要时外科手术干预(证据水平:中,一致率:97.7%)。
陈述2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情稳定后,需对预后进行评估,风险评分量表临床应用价值有限(证据水平:中,一致率:94.3%)。
文献节选自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 (2020 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