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乳腺及局部淋巴结转移灶通常都能够通过手术切除,但患者虽然接受了根治性手术治疗,并不代表术后不会发生复发或转移。研究表明,即使初始诊断为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也高达40%1。事实上,这些临床检测难以察觉的微小转移病灶在患者体内留下“种子“,如同一颗定时炸弹,在患者体内继续增殖和生长,很可能在未来快速进展,导致乳腺癌的复发及死亡。全身辅助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甚至清除无法通过手术切除的转移灶,以提高术后乳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研究显示,接受术后全身辅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能够显著提高无疾病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2-4。
自19世纪80年代起,放化疗、卵巢功能抑制剂、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全身辅助疗法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乳腺癌的术后辅助临床实践当中5,研究者初步发现此类药物能够降低5年内的肿瘤复发风险,但对于10年甚至15年内患者的生存预后效果如何仍然有待数据的成熟。EBCTCG(The Early Breast Cancer Trialists’ Collaborative Group)成立于1984-1985年,致力于挖掘全球范围内乳腺癌治疗相关的随机临床试验,以探求对乳腺癌患者最有效的治疗策略,并对此进行独立的分析统计,综合评估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乳腺癌治疗方案的疗效以及疾病的复发和死亡风险6。
EBCTCG(2005)荟萃分析通过较为成熟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降低乳腺癌复发风险及死亡风险的有效策略。
研究目的:全身辅助疗法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已有多年的临床经验,EBCTCG荟萃分析(2005)补充了全身辅助疗法(包括化疗及激素疗法)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复发风险及死亡风险的10年及15年影响。
研究设计:EBCTCG荟萃分析(2005)共纳入1995年以来的194项与辅助化疗和激素疗法相关的随机临床试验,此类试验中常见的化疗药物包括CMF(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含蒽环霉素的药物组合如FAC(氟尿嘧啶、阿霉素、环磷酰胺)或FEC(氟尿嘧啶、表阿霉素、环磷酰胺)、SERM类药物他莫昔芬及卵巢功能抑制剂。但未包含紫杉醇类药物、曲妥珠单抗、雷洛昔芬或新型芳香化酶抑制剂。
在卵巢功能抑制(OFS)亚组中,手术/放疗去势组中纳入4317名患者,63%ER状态不明,中位随访8年;LHRH抑制剂组共纳入3048名患者,26%ER状态不明,中位随访5年。
研究结果:
对于OFS治疗总人群,即7601例入组年龄<50岁,61%淋巴结阳性、ER+或不明(47%ER不明)的患者中,研究发现,使用卵巢功能抑制疗法的患者相比不使用卵巢功能抑制的患者,能够降低乳腺癌15年复发风险达17%,同时也能够降低乳腺癌15年死亡风险达13%。
图1. 卵巢去势降低乳腺癌的复发风险
图2. 卵巢去势降低乳腺癌的死亡风险
通过亚组分析发现,卵巢功能抑制(LHRHI)联合化疗对于年龄小于40岁的年轻患者获益更显著。
图3.LHRHI(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抑制剂)联合化疗降低4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的复发及死亡风险
在评价卵巢切除或功能抑制的长期作用时,入组的患者都是年龄小于50岁的女性,该试验中卵巢去势治疗包括手术去势、放射去势及药物去势三种手段。总体来看,卵巢去势确实表现出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及死亡风险上的获益,该获益在治疗的最初几年就有所体现,并在辅助治疗10年时该获益基本达到稳定。
在年龄小于40岁的患者亚组中,LHRHI联合化疗相比单独使用化疗显著降低年事件发生率,说明对于年轻的乳腺癌患者,使用含有LHRHI的治疗策略获益更为显著。而对于年龄大于40岁的患者,LHRHI联合化疗对比单独使用化疗疗效似乎并不显著,其中可能有两个因素大大削弱了LHRHI的作用:1. 化疗本身会造成一定比例的患者停经,该作用可能抵消了LHRHI的作用。2. 入组的部分患者ER状态不明。ZEBRA研究已表明药物性OFS对ER阴性患者的疗效不及化疗,因此ER阴性患者的数据削弱了LHRHI的真实疗效。
针对EBCTCG(2005)荟萃分析中关于卵巢功能抑制组研究分析的不足,在EBCTCG(2007)荟萃分析中,研究者制定了更为精细的入组标准,重点评估了LHRH抑制剂联合化疗和/或他莫昔芬对于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的治疗获益,对2005年EBCTCG荟萃分析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拓展。
参考文献:
1. Colleoni M, et al. J Clin Oncol. 2001;19:4141–4149.
2. EBCTCG. Lancet. 1996;348:1189 –1196.
3. EBCTCG. Lancet 1998;351:1451– 1467.
4. EBCTCG. Lancet 1998;352:930 – 942.
5. EBCTCG. Lancet 2005;365:1687-1717.
6. ;
诺雷得®(戈舍瑞林)简明处方资料
如向阿斯利康中国报告不良事件,请通过以下方式沟通:
免费热线 4008208116、8008208116
在线报告: https://aereporting.astrazeneca.com
审批号:CN-CN-45608,有效期:2022-2-1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