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胡必杰教授发表精彩演讲
专家简历
胡必杰 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长江学者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
国家卫健委医疗机构感染防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卫健委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细菌真菌感染诊治培训基地主任
全球华人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学会理事长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学分会第三/四届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感染控制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院协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真菌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上海市院内感染质控中心主任
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一/二届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院协会传染病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上海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管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
《中华临床感染学杂志》副主编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副主编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副主编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大部分源自病毒,及早筛查和诊断是关键
传染病流行已严重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生产生活,近年来,引起人类新发重大传染病的源头主要是病毒,在急性呼吸道疾病中占比约2/3至3/4。病毒种类涵盖鼻病毒、冠状病毒、人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及人偏肺病毒等,可以看到大部分病毒感染的症状都比较相似,且均类似流感样症状,具体诊断须通过病原学检测才能确诊。
--引自《哈里森感染病学》(中文第1版,2019年)
COVID-19病毒的检测和诊断方法日益丰富,2023年11月2日,最新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COVID-19治疗指南推荐使用核酸扩增试验(NAAT)或抗原进行诊断,可以对从呼吸道(例如鼻咽、鼻中鼻甲、前鼻庭)采集的样本进行检测,此手段可诊断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最常用的采样方式为咽拭子,采样部位在患者上呼吸道,具有速度快、难度小,不容易对患者造成创伤的特点,但当主要感染部位局限在下呼吸道及肺部,进行咽拭子采上呼吸道样本时,检出结果可能存在假阴性,在筛查时应注意对下呼吸道的检测以排除假阴性,尤其是病程迁延的患者。
对于既往感染过COVID-19的患者,仍存在再次感染的风险,对于既往感染过,但本次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仍疑似COVID-19感染者,应使用NAAT检测;不建议仅根据血清学检测结果来诊断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1]。
一些患者诊断出COVID-19 后4周以上,报告出现持续的、新的或反复出现的症状和病症(例如心肺损伤、神经认知障碍、新发糖尿病),提示患者可能存在 “长新冠”,也要注意评估体内主要是否有残留病毒。
WHO指南最新更新,非重症COVID-19患者危险分层精细化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疫情形势,及时获取、推广最新的临床药物试验证据十分重要。2023年11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更新了COVID-19治疗指南,修订了针对非重症COVID-19患者的建议,将非重症患者分为了高风险、中风险与低风险。
非重症患者的具体危险分层为:
(1)免疫受抑制人群如果感染COVID-19,风险等级为高风险,住院率估计为5%;
(2)65岁以上人群;肥胖症、糖尿病和/或慢性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肾脏或肝脏疾病、癌症)患者,残疾人以及慢性病合并症患者风险等级为中风险,住院率估计为3%。
(3)不属于高度或中度风险类别的人住院风险较低(0.5%)。大多数人为低风险[2]。此次更新进一步细化了非重症患者的危险分层,旨在帮助医生将治疗重点放在高风险患者。
WHO指南患者危险分层变化
WHO新指南首选推荐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高风险患者
NIH指南推荐COVID-19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应按照患者的年龄、疫苗接种状况、免疫状况与临床风险因素等4个要素进行综合评估[1]。抗病毒治疗优先级顺序建议:第一优先: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无论是否接种疫苗的患者;患有严重疾病风险的未接种疫苗的患者(年龄≥75岁或年龄≥65岁且具有其他危险因素);第二优先:年龄≥65岁或年龄<65岁且具有危险因素的未接种疫苗的患者;第三优先:有严重疾病风险的已接种疫苗的患者等进行优先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患者优先顺序
基于治疗益处、给药方便且对其潜在危害的担忧较少,新版WHO指南继续强烈推荐奈玛特韦/利托那韦作为目前唯一用于非重症 COVID-19 且住院风险高的患者的药物[2]。如果住院风险高的患者无法获得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建议改用莫诺拉韦或瑞德西韦。
新指南也推荐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住院中风险的非重症患者。同时反对中风险的非重症患者使用莫诺拉韦与瑞德西韦,反对非重症患者使用伊维菌素 。
对于住院风险低的人群,WHO不建议进行任何抗病毒治疗,可以对症用药控制发烧和疼痛等症状。
WHO对于住院高风险的非重症患者药物治疗推荐
近期,呼吸道感染发病率较高,多种病毒均可导致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应重视流感样症状病例,早期识别、精准诊断COVID-19感染。可以参考WHO最新的COVID-19药物治疗指南识别非重症住院高风险患者,及早启动小分子抗病毒治疗,降低患者重症和死亡风险。
参考文献
1. NI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Treatment Guidelines,Nov,2ed
2. Therapeutics and COVID-19: living guideline, 10 November 2023.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3 (WHO/2019-nCoV/therapeutics/2023.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