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基本资料
性别:男
年龄:58岁
身高:160cm
体重:55Kg
就诊时间:2019-03-29
主诉:腹胀1月余
现病史:患者2019-03-20因“腹胀1月”至当地医院就诊,CT示结肠占位,腹盆腔大量积液,肝胆胰脾及双肾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03-26查肠镜示进镜达肝曲附近,可见一大小约4×3cm肿物,表面光滑,管腔狭窄,无法进镜,考虑结肠肿物(未取活检),给予腹腔引流淡黄色腹水,辅以对症处理。 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
辅助检查
体格检查:
神志清,精神一般,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心肺(-)。腹膨隆,腹壁韧,右下腹可见一腹腔引流管在位、妥善固定,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弱,2-3次/分,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
血液学检查:CEA:51.60ng/ml,CA199:277.5U/ml,CA724:125U/ml,腹水检查提示渗出液。
影像学检查:
腹部X片提示:肠梗阻。
病理学检查:
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经我院病理科会诊:考虑肿瘤性病变,腺癌可能。
入院诊断:
结肠腺癌伴腹腔广泛转移
癌性腹腔积液
不完全性肠梗阻
病例特点:
“腹水”起病,结肠肿物进镜困难,腹水查见癌细胞,影像学检查提示腹膜、大网膜侵犯
1、多学科MDT讨论:无手术治疗指征;建议复查肠镜,但患方拒绝。
2、缺乏组织学标本,故无法获取Her2、MSH6、MLH1、MSH2、MSH6、PMS2、 EGFR、KRAS、NRAS、BRAF等状态。
3、晚期肠癌EGFR和RAS基因状态不明,靶向治疗首选Bev,但该患者合并肠梗阻,故暂不宜使用。
治疗方案:
一线治疗方案:
2019-04-10、2019-05-03:
内科治疗缓解不完全性肠梗阻后,给予:卡培他滨 0.5g早,1.0g晚,po d1-14;洛铂30mg 腹腔灌注。
疾病进展检查结果:
2周期后,病情评价PD。
具体表现:
1、肿瘤标记物异常增高:CEA:289ng/ml,CA199>1200U/ml,CA724>250U/ml
2、胸腹部CT:
腹膜、大网膜转移,较前次进展;
大量腹盆腔积液,呈包裹性;
右下腹壁结节(原腹水穿刺引流处),考虑转移灶;
两侧胸腔积液(新发)。
二线治疗方案:
2019-05-24、2019-06-14:
贝伐珠单抗400mg VD d0;
替吉奥25mg早、50mg晚,d1-14;
洛铂30mg 腹腔灌注(备注:2周期后,腹水控制,其后换行奥沙利铂治疗);
香菇多糖4mg+人白介素2 200万U 胸腔灌注。
疗效评估:
2周期后,病情评价SD。
具体表现:
1、肿瘤标记物明显下降:CEA:72.3ng/ml,CA199:926U/ml,CA724:200U/ml
2、胸腹部CT:
腹膜、大网膜转移,较前次相仿;腹腔包裹性积液;
右下腹壁结节考虑转移灶,较前次无明显变化;
两侧胸腔积液(基本吸收)。
二线治疗方案:
2019-07-05至2019-10-18(6周期,病情评价SD)
贝伐珠单抗400mg VD d0
替吉奥25mg早、50mg晚,d1-14
奥沙利铂200mg VD d1
2019-10-21起行盆腔结肠周围超声聚焦刀治疗(8次),随访腹壁结节缩小
2019-11-19贝伐珠单抗+替吉奥 维持治疗2周期(其后患者自行中断后续治疗)
疾病进展检查结果:
2020-01-10 并发腹腔感染
2020-01-16并发肠梗阻(外科会诊:无手术治疗指征)
肿瘤标记物再度异常增高:CEA:315ng/ml,CA199>1200U/ml,CA724>250U/ml;
复查CT:
两侧胸腔积液伴两肺下叶膨胀不全,较前明显进展;
大网膜和肠系膜转移灶,较前进展;
腹盆腔大量积液,较前增多。
病情评价PD
三线治疗方案:
内科治疗控制腹腔感染以及缓解肠梗阻后,
于2020-02-02起,给予:
瑞戈非尼80mg qd d1-21
胸腹腔积液引流+腔内灌注免疫制剂(香菇多糖+人白介素2)
副反应:轻度乏力感
疗效评估:
2周期后,病情评价SD。
具体表现:
1、肿瘤标记物明显下降:CEA:76ng/ml,CA199:572U/ml,CA724:135U/ml
2、胸腹部CT:
腹膜、大网膜转移,较前次相仿;
腹腔包裹性积液,较前吸收好转;
右下腹壁结节考虑转移灶,较前次无明显变化;
两侧胸腔少许积液,较前吸收好转。
疗效评估 SD
治疗前:
2020-01-30:
腹膜:
胸水:
腹壁结节:
治疗后:
2020-03-30:
腹膜:
胸水:
腹壁结节:
病例总结:
病例特点:
1、以“腹水”起病,结肠肿物进镜困难,腹水查见癌细胞,影像学检查提示腹膜、大网膜侵犯
2、多学科MDT讨论:无手术治疗指征;建议复查肠镜,但患方拒绝。
3、缺乏组织学标本,故无法获取EGFR、 Her2、MSH6、MLH1、MSH2、MSH6、PMS2、 KRAS、NRAS、BRAF等状态。
4、反复并发肠梗阻发作。
5、一线:“Cape+腹灌LBP”;2周期后进展。
二线:“Bev+S1+腹灌LBP(腹水控制后,换用Oxa静脉化疗)”,其后维持治疗,病情稳定近8月
三线:瑞戈非尼,联合胸腹腔局部灌注治疗,仍可控制病情(用药2周期后,疗效评价稳定)
病例治疗方案制定依据:
一线:“Cape+腹灌LBP”
1、根据结肠癌治疗指南,对于不可切除的晚期结肠癌,一线可选用CapeOxa ± Bev;
2、晚期肠癌靶向药物选择,C225对于RAS基因有突变者无效,而Bev对RAS基因突变或野生型均有治疗作用;
3、右半结肠癌预后较左半结肠差,右半结肠癌应用C225疗效不及Bev;
4、该患者肿瘤组织EGFR、RAS状态不明,故靶向治疗首选Bev,但因该患者当时有肠梗阻发作,故暂不宜使用Bev;
5、该患者因无法获取Her2、MSH6、MLH1、MSH2、MSH6、PMS2状态,故是否有应用赫塞汀或PD1免疫治疗无法获悉。
二线:“Bev+S1+腹灌LBP(腹水控制后,换用Oxa静脉化疗)”,其后维持治疗,病情稳定近8月
1、患者肿瘤组织EGFR/RAS状态不明,故靶向治疗首选Bev,同时患者肠梗阻已缓解,故可以使用Bev;
2、二线治疗方案选用Bev联合S1和铂类方案治疗,获益长达8月之久。
三线:瑞戈非尼(该例患者临床实践评估,能够控制病情)
1、根据结肠癌治疗指南,瑞戈非尼可作为晚期结直肠癌三线治疗用药;
2、瑞戈非尼为多靶点TKI,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3、该患者在Bev联合化疗出现病情进展后,没有选择Bev跨线治疗,是基于该患者当时再次出现肠梗阻;
4、患者反复肠梗阻发作,给予内科保守治疗缓解肠梗阻后,选用瑞戈非尼控制肿瘤,是考虑到瑞戈非尼给药途径方便,治疗用药和给药相关的毒副反应可调可控。
病例治疗治疗体会:
1、晚期结肠癌合并癌性腹水伴腹膜以及大网膜广泛转移,经治疗后生存时间长达1年之久,获益明显;
2、抗血管生成治疗在晚期肠癌中的治疗作用极其重要,对肿瘤组织基因突变状态不明者应列为首选方案;
3、应用Bev抗血管生成治疗时,需注意用药治疗相关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4、对于应用Bev抗血管生成获益的患者,后线选用瑞戈非尼仍有疗效;
5、晚期肠癌的治疗靶点,目前已经明确的包括EGFR、RAS、BRAF基因状态,dMMR和pMMR状况, 以及Her2表达情况。
晚期结直肠癌三线治疗的意义:
1、晚期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在一二线主要与化疗联合,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而在三线及以上治疗中,靶向药物单独应用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因为不论从患者的体能状态还是药物毒反应方面来说,单独应用靶向药物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尽量延长生存时间方面均更为有益。
2、持续抗血管生成治疗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延缓肿瘤的发展。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表明,一线抗血管生成治疗失败后,继续保留抗血管生成治疗,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疾病进展,从而使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获得生存获益。
3、瑞戈非尼是具有抗血管生成的小分子TKI,在晚期肠癌的后续治疗中取得显著的生存获益。瑞戈非尼为口服用药,临床不良反应可耐受,目前已纳入医保用药范畴,具有服用方便、疗效明确、副反应可控、性价比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