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5年8月11日,上海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刘建民教授团队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神经病学》(JAMA Neur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After Endovascular Treatment With or Without IV Alteplase”的文章——旨在评估接受静脉溶栓(IVT)联合血管内治疗(EVT)的患者与仅接受EVT的患者在颅内出血(ICH)发生频率及亚型分布方面的差异,并探究不同亚型ICH与患者功能结局之间的关联。小编将研究重点内容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IVT与EVT的联合疗法已成为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LVO)脑卒中的标准方案。然而,对于那些可直接接受EVT治疗的患者,使用IVT可能会增加ICH的风险。通过荟萃分析发现,与单纯EVT相比,IVT联合EVT治疗LVO患者时,任何类型ICH发生率显著升高。然而,目前仍存在若干不确定性因素,例如阿替普酶对不同ICH亚型的影响,这凸显了进一步研究阿替普酶对各种ICH亚型影响的必要性。此外,不同ICH亚型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联尚无定论。
本研究旨在比较IVT联合EVT与单纯EVT对患者ICH发生率及亚型的影响,并评估不同ICH亚型与患者功能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此外,本研究还探讨了可能影响IVT对特定ICH亚型发生作用的基线变量。
通过检索PubMed和MEDLINE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3月9日),纳入了比较单纯EVT与IVT联合EVT治疗前循环LVO脑卒中的随机临床试验。
主要分析指标:两组(IVT联合EVT组与单纯EVT组)患ICH的亚型、影像学表现或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的分布特征。
次要分析:评估不同ICH亚型对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并确定了可能显著影响患者结局的ICH亚型,同时探讨了可能改变IVT治疗效果的患者特征。功能预后采用卒中后90天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进行评估。
ICH亚型是基于海德堡出血分类法,依据影像学表现分为以下5类:①出血性脑梗死1型(HI1):表现为散在的小瘀点,无占位效应;② 出血性脑梗死2型(HI2):表现为融合性瘀点,无占位效应;③ 脑实质血肿1型(PH1):血肿位于梗死灶内,占梗死面积的比例不足30%,无明显占位效应;④ 脑实质血肿2型(PH2):血肿位于梗死灶内及梗死灶外,占据梗死组织的比例达30%或以上,伴明显占位效应;⑤ 其他类型颅内出血:包括远离梗死灶的脑实质血肿(PH)、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硬膜下出血。
sICH定义为任何体积足够大的ICH,且导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4分或4分以上(或单一条目评分下降≥2分)。未达到sICH诊断标准的ICH患者,均被归类为无症状性颅内出血(aICH)。
1. 本研究共纳入了2313名参与者,1160名被分配至IVT联合EVT组,1153名被分配至单纯EVT组。中位年龄为71岁,女性参与者占比44%(n=1025)。
2. 可通过随访获得海德堡出血分类信息的患者有2261名(97.8%)的。其中IVT联合EVT组有1133人,单纯EVT组有1128人;768名患者(34%)被检出任何类型的ICH。
与单纯EVT组相比,IVT联合EVT组与任意类型ICH发生率升高相关[36% 对 32%,校正比值比(OR) 1.23,95%置信区间(CI) 1.02~1.49,P=0.03],且与任意类型PH(PH1或PH2)发生率升高相关(7% 对 5%,校正OR 1.54,95%CI 1.02~2.34,P=0.04)。
意向性治疗人群中不同治疗组的ICH分布情况
3. 可获得sICH信息的患者有2308名(99.8%)。其中IVT联合EVT组有1156人,单纯EVT组有1152人;113名患者(5%)发生了sICH。
与未发生ICH的参与者相比,aICH(校正OR 0.55,95%CI 0.46~0.65)和sICH(校正OR 0.08,95%CI 0.05~0.13)均与更差的功能结局相关。
同时,ICH的影像学表现与患者功能结局之间存在等级相关性。HI2(校正共同OR 0.38,95%CI 0.27~0.53)、PH1(校正共同OR 0.19,95%CI 0.12~0.31)、PH2(校正共同OR 0.12,95%CI 0.07~0.20)及其他类型ICH(校正共同OR 0.27,95%CI0.20~0.35)均与更差的功能结局相关。
按ICH亚型划分的90天功能结局
ICH与90天随访时功能预后之间的关联
4. IVT对任意类型ICH的影响因素:在针对任意类型ICH的事后分析中,发现IVT与基线血糖水平及收缩压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基线血糖水平每升高10 mg/dl,IVT联合EVT组与任意类型ICH的关联强度会显著增加(校正共同OR 1.01,95%CI 1.00~1.01,P= 0.007)。进一步分析显示:在血糖水平≥140 mg/dl的患者中,IVT与ICH风险升高相关(OR 1.57,95%CI 1.16~2.13);而在血糖水平低于该值的患者中,未观察到这一关联。
基线收缩压每升高10 mmHg,IVT联合EVT组与任意类型ICH的关联强度也会显著增加(校正共同OR 1.10,95%CI 1.02~1.19,P= 0.02)。进一步分析显示:在收缩压≥140 mmHg的患者中,IVT同样与ICH风险升高相关(OR 1.46,95%CI 1.16~1.83);收缩压低于该值的患者中,未观察到这一关联。
IVT对按患者基线特征划分的任意类型ICH的影响
综上所述,与单纯采用EVT相比,IVT联合EVT会轻度增加ICH风险,尤其是PH的发生率,而ICH则会导致更差的功能预后,但IVT在实现最终成功再灌注和早期再灌注方面的获益可能抵消这一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Zhou Y, Zhang L, Cavalcante F, et al.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After Endovascular Treatment With or Without IV Alteplase: An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Meta-Analysis. JAMA Neurol.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11, 2025. doi:10.1001/jamaneurol.2025.2610
END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神经编译
查看更多